波兰:搭上“东方列车”(6)

 
波兰:搭上“东方列车”(6)
2015-12-11 12:24:21 /故事大全

波兰的心脏

难民问题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欧洲大陆上空,但背后折射的是欧盟模式的衰落。当希腊面临退欧选择,英国卡梅伦政府又承诺在2017年进行退欧公投,波兰开始怀疑,之前是否跟欧盟跟得太紧,而一直忽略了东方。如果留在一个由德国主掌的欧盟里,波兰显然不情愿,那就意味着要被这个最大出口国牵着鼻子走。

去年底,中国、塞尔维亚、匈牙利签署建设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铁协议,这意味着中国的高铁首次进入欧洲。波格丹认为,匈牙利至少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跟中国、俄罗斯有具体的经济建设项目,比如与俄罗斯还有天然气管道项目。但其实,波兰对中国的基建投资并不感冒。

波兰很多政府官员似乎对中国在南美、非洲的低价竞争型基础建设模式了如指掌,于是特别向我们强调,他们不需要中国来此投资高铁和高速路,因为波兰到2020年为止将得到专用于公共采购的欧盟补贴300亿欧元,这将是全欧最高。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局长马伊曼(Slawomir Majman)说:“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跟欧盟完全不同,跟欧盟合作,情况就复杂得多。”

马伊曼是坚定的“中企之友”,曾促成多笔中国与波兰合作的单子。一方面,为了抚平巨大的贸易逆差、改变中国对波直接投资只占其国内0.02%的局面,他极其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发现波兰,于是在局内另设了一个专门的“中波合作中心”,只接洽中国企业。近几年,波兰几乎是唯一的能让中企中标的“欧盟国家”,正如现在它是唯一加入亚投行的欧盟国。

另一方面,波兰不可能越出欧盟法律的高门槛,为中国特设“绿色通道”。马伊曼说,中国投资人在这里最大的盲区是“把东欧别的国家或非洲、东南亚的经验简单复制到波兰”。有些人过来带着自己的顾问和律师,在波兰兜转了一圈发现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后来中波合作中心为他们找到了合适的接洽项目,却发现他们“消失”了。“他们为什么不请教专业的咨询机构,甚至不先研究法律就来了?”马伊曼很疑惑。

走在华沙的街头,是一派和平的深秋图景,人烟稀少,没有工地的轰鸣声,基建缓慢,甚至看起来不“上心”。但它跻身为全球最适宜投资的七大国之一,也被誉为欧洲最后一块绿洲。这里没有巴黎的喧闹琐碎,也没有柏林的博大宽广,外面世界的枪声似乎并没有侵犯它的井然有序,这里依然是一副新兴国家刚刚苏醒时的脸。

我们的翻译毕达是华沙大学国际关系系出身,第二专业是汉语,他对于中国在毛邓时期的历史有着相当的了解。对于中国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兄弟”,在历史上有过短暂的40年的重合和交汇,而如今又创造着腾飞的经济神话,波兰始终对此怀有深厚的兴趣。

80年代后期的华沙街头是这样一番图景,那时毕达被母亲牵在手里,排着百人长队,他们手中有肉票和粮票,却不知道前方的百货商店里有什么可以兑换。而他的父亲在另一个超市里,突然来了一批限额出售的电视机,于是走后门买到了一台。

如今,华沙最高的建筑仍是273米高的科学文化宫,这座中规中矩的四方形带一个尖塔的宫殿式大楼是斯大林“送给波兰的礼物”。上世纪50年代,当周围还是战后的废墟时,苏联人就在此设计施工,用三年造成。这里至今是华沙的中心,战后重建根据苏式风格展开,满城是高窗宽廊的会堂式建筑,诉说着无法回避的历史。

波兰战时诗人兹比格涅夫·赫伯特(1924~1998)曾写道:“失去废墟,我们就一无所有。”如果说华沙还有什么战前的东西,最有意味的应该是如今躺在圣十字教堂的一根柱子里的肖邦的心脏。1944年华沙起义,纳粹几乎夷平全城,所幸的是,人们在圣十字教堂被炸毁前将心脏拿了出来。战后,教堂像老城其余95%的建筑一样,根据图纸重建,波兰人再从德国人手里拿回心脏又放了回去。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