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青”还是酷的

 
当“文青”还是酷的
2015-12-25 13:03:54 /故事大全

“文青”这个词,在中国几乎已经是贬大于褒。随着社会整体越来越轻视文化,国人对于文学或文艺青年已深刻形成“不切实际”、“作”以及“赚不了钱”等偏见。这种偏见导致了一种整体文化心态上对于“文青”的轻视。但是,曾几何时,在大洋彼岸的欧洲,文青还是一种非常“酷”的事物,在某个时代,他们发挥着自己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甚至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比如,英国的文青摩斯派。

摩斯派,Mod,中文翻译为摩德或摩斯,全称是Modernism或Modism,是一种起源于英国20世纪60年代的文青流派。

摩斯派最早出现于伦敦的SOHO区、东区和郊外区域。东部在那个时代是贫民区,而SOHO区却是直至今天仍然以夜生活著称的区域,充满着酒精的迷醉和冲撞,各种“任性和酷”的灵魂在其间喧嚣。而60年代,SOHO区的风气其实要比今天更加“酷”和大胆,以及没有底线。

摩斯派出现以后,这一文化立即成为当时英国一个著名的青年亚文化,迅速风靡全英并波及到美国和加拿大。摩斯派的出现一部分受到当时迅速崛起的美国文化的影响。50年代的美国,摇滚乐盛行,当时美国活跃着一批热爱摇滚乐的年轻人被称为“泰迪男孩”(Teddy Boys)。此风潮传入英国后,形成摩斯派。

最早期的英国摩斯派,其实是工人阶级的后代。“二战”结束后,战场上的英国人回到国内,面对的是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子女。这些子女由于青春期的叛逆本性、和父母的天然代沟以及当时英国战后社会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普遍心态,在沉闷无趣的“郊外生活”中要寻找一种出口,于是他们在年少的时候就外出打工赚钱,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他们在伦敦,去自己喜欢的服装店买衣服,去最时髦的“咖啡吧”消磨时间,去夜店跳舞,去俱乐部谈天说地……

摩斯派也活跃于伦敦西部的切尔西区域,开始吃安非他命等各种兴奋药,并在“咖啡吧”里听去过印度的人诉说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是一种英国战后特殊的社会文化浇筑起来的新一代,开始形成某种自己的东西,就是今天传说中的“态度”。摩斯派的态度就是要“酷、利索、尖锐、聪颖和时髦”,“一切都要性感”。在这种宗旨下,他们任性恣肆地年轻着、不屑着。

至今,蓝白红三色同心圆箭靶的图案仍为摩斯精神的某种象征,在英国,它几乎和代表同性恋的彩虹旗一样出名。

据1964年《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报道,当时一种典型的“摩斯生活方式”就是每周七天,几乎每晚都去夜店跳舞,然后周六下午,花一整个下午用来买衣服和唱片,为下一个星期的狂欢做准备。当然,他们这种生活方式也是需要不少的金钱来维持的,那么这些钱从哪来呢?英国学者保罗·祖布林(Paul Jobling)和大卫·克劳利(David Crowley)指出,大多数摩斯派每周五天都要工作,是标准的上班族,以此来支持他们年轻的摩斯派生活方式。

当时摩斯派的交通工具也颇为讲究,他们开进口的意大利伟士牌或兰美达牌摩托车(Scooter),所以,这群人当时又被称为“速可达男孩”(Scooter Boy)。当时这种机车确实在欧美发达国家很流行,我们在1953年的电影《罗马假日》中就发现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同骑的就是这种Scooter。

当然,他们的车多是分期付款买的,改装或加装的零配件相当昂贵,改装的钱都可以再买一辆车了。但这就是欧美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相比于亚洲国家的大多数青年人急着完成“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人生任务,当年和现在的欧美青年仍更注重享受生活,成天琢磨着怎么玩儿。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家有伊顿生
下一篇:爱是紧张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