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发审(3)

 
最后的发审(3)
2015-11-27 13:59:29 /故事大全

按理说,IPO从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所谓核准,就是按照标准来审核,上不上市不由监管者来选定,而是只要上市企业达到了标准就需发行。如主板和创业板均对要求企业持续经营年限、发行后总股本、经营财务指标和企业管理层构成有着明确要求。核准与时下投资者期盼的注册似乎很接近,有了标准,负责把关的“看门狗”的权力就小多了,照章执行即可,而有了严格的章程,申报上市的企业也有据可循,被刁难了也可据理力争。证监会甚至还主动公布了发审流程,试图用公开透明的流程来回击外界的猜疑。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企业经营千差万别,而财务指标颇具弹性,给发审委员充足的寻租空间。而IPO资源的稀缺以及上市后巨大的利益,更使得企业背后的控制人有充足的利益冲动,为上市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围绕着发审,一个巨大的谜团始终在发酵。两年前就有传言,当时的价码,一个发审的投票权值上几十万元,与一名发审委员吃一顿饭也明码标价几十万元,甚至获取发审委员的名单都是投行孜孜以求的商业秘密。随着IPO排队超过了800家,各种费用也水涨船高了。

所谓“纸里包不住火”,IPO内外处处充满诱惑,十余年时间却鲜有发案,不能不说这又是制度设计上的一步高招:且不论证监会是否监察与管理身兼一人,就是IPO链条中的所有相关方,若出现了欺诈行为,只有二级市场是公开透明的,也只有这里的参与者是受害者。而上市前的所有流程都不公开,所有参与者都是受益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退市制度的缺失甚至为IPO利益链上了安全锁,再烂的企业也能够借着壳资源大发一笔,当年为上市付出的贿赂款项不足九牛一毛。这样的制度设计,监管者与企业焉有不闷声发大财的道理。进一步揣测,控制新股的发行速度,不断地停发新股里面也包含着监管者自私的逻辑:因为只有当新股资源供不应求的时候,他们手中的权力才真的有效。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表面上似乎获益于新股的停发,实际上却是不得不为虚高的新股价格,乃至A股整体虚高的股价买单。

但愿,随着“发审皇帝”的陨落,注册制加速到来。中国企业或许缺乏诚信、投资者辨别水准或许还低下,法律法规或许有不完善之处,但交予市场评判、两家证交所竞争的注册制总比证监会一家独揽的发审好得多。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