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们是什么阶级”(3)

 
“请问我们是什么阶级”(3)
2015-11-27 13:47:48 /故事大全

竭力从工人阶级吸取灵感的列侬,却在日后被中产阶级捧为英雄式的人物。

从披头士,再到奇想(The Kinks)和谁人(Who)以及滚石,同一时期的这四支乐队被称为英国四大摇滚乐队,并在上世纪60年代迅速超越阶级,轰轰烈烈地裹挟了整个社会,其可贵之处在于,乐队成员们毫无高高在上之姿,摇滚乐在每个人触手可及之地。“正是这种60年代的精神,将所有社会阶层囊括在内,成为阶级的熔炉。”

音乐之外,工人阶级的英雄也出现在其他艺术领域。纪录片列举了时尚领域的约翰·史蒂芬(John Stephen)、生物学家保罗·纳斯爵士(Paul Nurse)、矿工之子D.H.劳伦斯,以及今天人们心目中最特殊的工人阶级成功表率,那个和威廉王子平起平坐的贝克汉姆。

那么问题来了:工人阶级成功后,还属于工人阶级吗?换句话说,成功后的工人阶级,是否就能自称中产甚至上层阶级了呢?布莱格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每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受访者,而他们的回答自然不尽相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创造了阿莫(Adrian Mole)形象闻名的小说家苏·汤森(Sue Townsend)。出于不想脱离工人阶级身份的原因,汤森将她的写作真相隐瞒了20年之久。她担心,工人阶级首先会因这种遗弃而鄙视她,而中产或上层阶级,也会因她的出身而鄙视她。如此夹在两种鄙视中间,是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作家的梦魇。此外,工人阶级也不习惯拥有大量可支配的金钱,以及可以凌驾于人的机会。“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古老的进退维谷的困境。”

中产阶级坚守

中产阶级的文化特征之一是戏剧,布莱格在纪录片中这样评论,“戏剧成了只吸引中产的艺术”。

尽管在伦敦的任何一个夜晚,有适合每一个人的任何样式的艺术,可是“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之间,总有一条不可明言的界线,这条界限的外在表现,则是人们总是认为《妈妈咪呀》属于后者,而《哈姆雷特》显然属于前者。

所以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ioyd Webber)和他的音乐剧(Musicals)在两者之间的领地做起了文章。事实上,以《猫》(Cats)、《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等为代表的音乐剧主导了伦敦西区,甚至其他国家首都,这些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融合了三层社会等级制度的文化特征,用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弥补了作为歌剧的“高冷”,成为持续扩张的中产阶级的同好。

口音是另一个中产阶级迷恋的细节。社会学者认为,仍有许多人将此作为区分和辨识社会地位的标准,因此布莱格在纪录片中自称自己的口音是“粗鲁的小人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政府认为,融合各阶级和文化的需求日渐高涨,BBC应运而生。创立者认为,他面向的观众,应当是坚定的中产阶级,而BBC应当以提升他们的品位为己任,潜移默化中达到“比他们自己喜欢的品位略高一些”的程度。除此之外,BBC扮演的角色,从阶层的角度,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所选择的口音。

“英语口语委员会”于1926年规定,“一种有教养的英语,应以英格兰南部狭窄地区口音为标准”,从此这个地方的口音成为BBC的通行标准。这种口音,曾一度是工人阶级出人头地的必备武器,其中最著名的使用者就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前者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下层阶级家庭,并训练出一种上层阶级的发音。与此相对的,是毕业于公学和牛津大学的另一位首相布莱尔,他采用的方式,是刻意使用了一种更贴近工人阶级的口音,即便是当今首相卡梅伦,在口音这个选项上,也是“由上而下”的靠近。

人们被口音定义,被口音所欺骗,甚至伪装自己口音,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立。《权力的游戏》中,斯塔克家族的阿娅(Arya Stark),曾因为“My lord”和“M’lord”两者之间的发音区别,而险些暴露身份。今天的BBC自然不同往日,已经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口音。

但至此,是否就可以下结论,认为口音的混合就是阶级融合的标志了,并且,这是否进一步意味着社会正在走向无阶级化?这个问题,显然布莱格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因为芥末
下一篇:小蚂蚁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