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90 后”画像:一份贴满标签的报告(3)

 
给“90 后”画像:一份贴满标签的报告(3)
2015-11-01 22:07:04 /故事大全

三年前,王俊凯和王源未出道前寒碜的街头练歌视频至今仍在B站上热播。当时作为练习生的两人从公司回家的路上经过重庆的万达广场,为了锻炼胆量,在路边设施简陋的露天卡拉OK上演唱了一首《人质》,引来群众围观,两人穿着松垮而破旧,演唱中甚至还有人拿钱上来施舍。然而这段片子不但没有给今日光芒四射的偶像抹黑,反而变成让“粉丝”顶礼膜拜的感动过往和励志的奋斗。

日本经济学研究者田中秀臣在《AKB48的格子裙经济学》一书中将当下年轻“粉丝”对这种偶像的热忱形容为“真挚生命经验的交会”,“以往偶像是高高在上的,遥不可及,但现在能够在自己的眼前详细观看一群原本缺乏专业的孩子,慢慢成长为偶像的过程”。尤其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他们的审美还不被社会认可为是有品位的,TFBOYS这种代表“90后”成长与成功的偶像团体,寄托了他们质朴的情感,他们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力量为偶像刷票得奖、通过人气让厂商请偶像代言、看着偶像们从土包子变成治愈系少年男神,最终在这种群体集体创造的故事中,享受再次消费这些故事的乐趣,并为之深深感动。

潮牌

统计数据中,用户对潮牌标签的使用量和对潮牌话题的关注度大约是他们对奢侈品关注度的3倍。在两年内的观察来看,打潮牌标签的用户增长数大约是奢侈品的2.5倍。

nice最初的设计是一款专打服饰标签的图片APP,周首本人对服饰和潮流十分感兴趣,希望做一款年轻人时装类的生活软件,因此nice对时尚潮人的吸引力是最强的。在奢侈品和潮牌之间,nice的用户明显更倾向于潮牌,在这其中又当属美国街头潮牌Supreme人气最高,它被称为“潮界苹果”,每逢有新品发布,各地爱好者都会为买限量版去彻夜排队。在nice上有关Supreme的标签数达13万多。

尽管潮牌的定义并不明确,人们对哪些品牌属于潮牌也有不同的认识,但周首认为,各个年代的年轻人与潮牌始终具有相同的基因。“在我看来潮牌就是有明确风格的、小众的品牌。在我20多岁的时候,Levi’s刚进中国,还是一个非主流的美国品牌,它当时就是年轻人心目中潮牌的代表。现在Levi’s在中国遍地开花,人们可以轻易地买到,所以也渐渐被‘90后’抛弃了。”年轻人因为经济实力有限,对奢侈品望而却步很容易理解,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和超然,潮牌成了最好的替代选择。“年轻人要的是个性,希望有更多的选择,商场里就太有局限性了。尤其是随着网购、海淘的崛起,年轻人可以在国外的网站上买到比国内质量更好、定价更低、款式更多更个性化的衣服,显然潮牌很快就会受到欢迎。”

有趣的是,nice上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几大潮牌,几乎都没有在国内开设门店或专柜,年轻人对这些品牌的了解和喜欢完全来自网络宣传和社交媒体。潮牌在中国年轻人中间的传播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都是先由明星来带动,比如权志龙非常喜欢Vans,于是Vans的爱好者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权志龙的“粉丝”转化而来的。nice在对权志龙给Vans造成的影响中进行了交叉标签的分析,喜欢Vans的用户最喜欢用“最好的风景”、“旅行是我的解药”、“独家记忆”这几个标签,还喜欢给自己打上Vintage和文身等街头流行文化符号,被nice称为“爱晒文艺范儿”的Vans死忠,与他们的偶像权志龙身上的调性非常一致。

明星带动之后,潮牌的推广力来自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去年4月,NIKE与nice进行合作,推广新上市的一款运动鞋。孙琦告诉本刊,NIKE的策略是寻找nice上在时尚潮搭领域里“粉丝”数量最多的七个KOL,每人送一双鞋,让他们一星期内每天晒一个为鞋做的服饰搭配。这七个人都是“平民明星”,有搭配师、小模特、淘宝店主,也有爱秀的同性恋者、自媒体从业人。“NIKE觉得找普通人搭49个造型出来,传播的效果比让明星代言更好,明星穿着好看可能是因为颜好,普通人穿着好看可能就是真的好看。结果这次活动的点击量在短短一星期内就超过了90万,在我们这些从业者看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最近发表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