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孤悬敌后14年

 
东北抗联:孤悬敌后14年
2015-08-19 06:15:18 /故事大全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与日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对抗。其艰苦卓绝,不只是时间上的漫长拉锯,更是在与中共长期失去联络、面临冰天雪地与物资稀缺的现实下,坚持抵抗日军的侵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三省进行全面侵略。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抗日队伍,这些零散的部队统称为“东北义勇军”,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东北义勇军兵源成分复杂,有东北军的官兵和旧警察、土匪、士绅阶层和群众。虽然东北义勇军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30万人马,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为组成人员混乱,在1934年春天被击溃。

1932年初开始,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省委军委书记杨林、杨靖宇等到南满,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童长荣到东满等。1933年起,各地游击队陆续变成东北人民革命军或反日联合军。

1936年1月,在汤原境内召开了北满各抗日部队首脑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选举赵尚志为总司令。2月20日,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言》指出,废除抗日军一切不同的名称,全部改成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先后建立11个军,此后,又先后变为3个路军:第一路军在南满省委领导下,活动在南满一带;第二路军在吉东省委领导下,主动活动在吉东地区;第三路军在北满省委领导下,活动于北满(今黑龙江省)地区。

从1931年开始,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承认东北抗日联军,所以除了中共中央给予的精神鼓励外,东北抗日联军没有得到任何物资供应、弹药支持。周保中在1936年5月16日的日记里记载了抗日联军生活的艰苦:“午餐,托炭窑工人代煮小麦,既非粥,亦非饭,焦黑难看,较猪食犹劣。戏问工人曰:‘此食狗吃乎?’答:‘不吃。’又问:‘猪吃乎?’答:‘猪不吃。’乃相笑视,俯就食,其色难看,其味恶难堪,然而亦足以果腹。”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东北抗联依然牵制住了日军的部分兵力。1936至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出现了高潮,这期间,抗日联军与敌交战达3976次,有效地牵制住日军。抗联人数最多的时候是1937年,达到3万多人,在整个东北70多个县活动。东北抗联的战绩引起了日军的注意,为了巩固其“后方”,日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大规模围剿。

1938年冬天,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推行“归屯并户”,用烧房、枪杀、驱赶的手段,把当地民众强制迁入“集团部落”。日军对原来的村庄全部焚毁,拒绝搬迁的居民尽皆杀害。

“集团部落”四周大多筑有3米高的围墙,围墙上设有铁丝网,四角建有炮台,围墙下挖有深沟。“集团部落”四面设门,直通部落内外,太阳一落山,四门关闭上锁。当时东北抗联战士的粮食,都是老百姓支援的,“集团部落”严禁粮食、食盐、被服等物资外流。日军的目的就是希望彻底隔离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使抗联断了食物来源。东北抗日联军处境日益艰难,进入严重挨饿的阶段。

与此同时,双方的兵力悬殊巨大。1938年10月,全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在向关内进攻的同时,继续向东北大量增兵。日本关东军从1934年的30万增至1938年的50万,到1941年又增加至70万。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