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蒋介石(2)

 
抗战中的蒋介石(2)
2015-08-26 22:55:50 /故事大全

在国民党高层和民间人士为“议和”奔走之际,蒋介石也亲自主导了一次对日议和谈判。1938年4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获得胜利,蒋介石有了底气,思想天平开始倾向和平。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时可战可和,应注重和局准备。”

5月下旬,日本内阁改组,首相近卫文麿让大将宇垣一成出任外相,企图借助他来抑制陆军。蒋介石了解到宇垣对华主和,希望利用他的上台来压制疯狂的日本军部少壮派,但他也时时提醒自己,“帝国阴狠,议和时更增危机也。”宇垣上台后,果然向中国递出了橄榄枝,蒋介石一面抵抗日军对武汉的进攻,一面派出萧振瀛与日本军部特务和知鹰二进行谈判。

蒋介石判断,如果欧战发动,世界大国都卷入战争漩涡,中日局部战争变为全球战争,则可以对日本作战到底。但1938年1月,英法两国为了绥靖德国,牺牲了捷克的主权,因此蒋认为欧战爆发为时尚早,可以利用手中不多的筹码与日本进行试探性和谈。此后双方就是否恢复到卢沟桥事变前进行了多轮磋商,中国方面开始草拟《和平宣言》。

1938年10月,日本在广东大亚湾登陆,蒋介石一方面怀疑日本的和平诚意,另一方面,他认为日军侵占广东,将威胁到列强在太平洋和东南亚的利益,英国和日本之间会发生摩擦,英日妥协可能性大大降低。基于这种判断,他踩下了和谈的刹车。

此后,和知鹰二又找到一名希腊商人,由他向蒋介石进言求和。这一时期,蒋介石每个月都会收到日本方面的一条求和信息。他虽然对日本提出的和平条件不满意,但这次并没有及时踩刹车,而是让和谈之车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路程。因为当时南京汪伪政权已经成立,很有可能获得日本承认,蒋介石担心德国、意大利等国会接连承认,从而使正与德国修好的苏联承认汪伪政权。为了达到拖延汪伪政府获得承认的目的,蒋介石有意拖延和谈,直至日本军部最终决定支持汪伪政权,这次和谈才告一段落。

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长期对日妥协,希望以空间换时间,延缓对日全面作战;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领导抗战的同时,对和平也有所期待,并将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原状作为底线。但在历次由他直接控制的和谈中,都是日方主动求和,他被动应对。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才彻底放弃了和谈。

支离破碎的“秋海棠”

蒋介石毕竟是一位民族主义者,认为中华民国应该继承清帝国的一切遗产,在抗战爆发前后,秋海棠(中华民国领土地图貌似秋海棠)已经逐次凋零,满、蒙、疆、藏、港、台均不由国民政府控制,面对列强随时会因利益交换而牺牲中国的局面,蒋介石只能在狭小的空间内辗转腾挪。

二战爆发后,滇缅公路是援华物资的重要陆路通道,受到日本威胁后,英国关闭了滇缅公路,蒋介石随即积极修筑康印公路,除了接受援助物资,也为了趁机恢复对西藏的主权。英国则认为康印公路的修建将损害西藏的自治地位,唆使西藏当局成立了与外国联络的外交局。对此,蒋介石命令军部起草用兵西藏计划,西藏当局得知其强硬态度后,忙向英国求援,认为国府“侵略”西藏。英国随即照会中国进行干涉,但蒋介石态度依然强硬。

蒋介石认为解决西藏问题必须和英国交涉。太平洋战争发动后,中英美成为同盟国,国际局势有利于中国,借着东风,他主动要求英国尊重中国对西藏的主权。1942年,蒋介石夫妇访问印度,发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频临崩溃,便趁机“挖墙脚”,发布《告印度人民书》,呼吁英国从速赋予印度国民政治上的实权,并向罗斯福进言,请其劝说丘吉尔。

1943年,英国外交部向内阁递交《西藏和中国宗主权问题》,加速促进西藏“独立”。同年宋子文和丘吉尔交谈时,丘吉尔称西藏为“独立国家”,蒋介石听闻后,大为光火。最终由于美国人反对西藏独立,中英各退一步,维持了西藏的状态。

蒋介石还一直惦记着港台。1938年4月,他在发言时称台湾是中国的领土,1940年策划推动台湾的革命行动,并试探性地向罗斯福提出台湾归属的问题。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的次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中日之间所有条约一律废止,马关条约对于台湾的束缚完全消失,重庆掀起了声势颇大的收复台湾运动。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抗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