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农 被猴子改变的人生

 
奚志农 被猴子改变的人生
2015-08-09 18:11:37 /故事大全

奚志农:1964年生,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他拍摄过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还最早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急状况以及“野牦牛队”为保护藏羚羊做出的艰苦努力。曾获“自然银幕电影节”TVE奖、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年度摄影人物。

“现在的中国,没有谁,需要吃一块野生动物的肉才不会被饿死;没有谁,不穿一件野生动物皮毛的衣服就会被冻死;更没有谁,戴着野生动物的饰品才会过得更好。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理由消费野生动物制品”

4月22日,纽约公园大道725号,亚洲协会。

第45个地球日当晚,一群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雪域的滇金丝猴成为这里的主角。

这部英文名为《Mystery Monkeys of Shangri-La》的纪录片是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成立45年来首部购买的由中国人拍摄的野生动物影片,制片人兼导演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

那些猴子他前前后后拍了二十多年。“我对猴子投入的感情太深了,猴子的命运和我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动物世界”

从1960年代以来,野生动物纪录片一直是BBC自然频道等西方媒体独霸天下。大多数中国人对野生动物的认识要回到1981年最后一天–那晚,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第一集《动物世界》。配音前,在央视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播音员赵忠祥还很不习惯“拟人化”的解说词。

当赵老师越来越磁性的声音随着动物奔跑的节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时候,在千里之遥的云南昆明,落榜生奚志农的第一次补习刚进行到一半。那年夏天,他从昆明师范学院附中毕业后,以5分之差高考落榜。

他连续补习了两年,还是没有敲开大学之门。

1983年夏天,最后一次高考结束后,他参加了科教片《鸟儿的乐园》的拍摄,担任摄影助理的助理。这部片子使他爱上野生动物摄影。

他后来在很多次演讲中提到:“摄制组专门请了动物园的技师来负责抓鸟养鸟,拍摄时就用尼龙绳拴住鸟儿的腿放上枝头。”

1990年3月,奚志农来到中央电视台,成为赵老师的“同事”。

作为台里的“新闻民工”,他没有署名权,所做的就是把从国外买来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剪辑成规定的时长,再放上台里编导的名字。

他很快回到了云南。199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云南白马雪山启动“滇金丝猴研究计划”。11月,奚志农扛着林业厅刚买的摄像机,拿着保护区给他买的二十几盘磁带,就跟研究小组进了山。那时,他没有一分钱资助,跟研究小组一起搭窝棚、睡雪地,劈柴、生火、烧饭,样样都干。

研究组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上找了一个多月,累得精疲力尽,也没发现猴群。直到第二年9月,奚志农再次进山,几乎要无功而返的时候,发现了新鲜的猴粪。他顺着猴粪一路追踪,才第一次看到滇金丝猴。

镜头前,大公猴慢条斯理地嚼着松箩,一只母猴怀抱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猴宝宝。

奚志农热泪盈眶。在这之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人拍到过野生滇金丝猴。

多年之后,他的一幅名为幸存者的滇金丝猴照片在英国“BG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上获得“濒危物种类”单项大奖,一项由英国BBC《野生动物》杂志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国际野生动物摄影领域最具权威的比赛。

那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个比赛的奖项。“不是说我拍得多么好,而是这是人类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中国仅次于大熊猫的第二国宝。”

2002年,他把历时10年拍成的纪录片《神秘的滇金丝猴》带到了素有“绿色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布里斯托尔“自然银幕电影节”。来自30个国家的350多部影片角逐17项“金熊猫大奖”,英国以绝对优势捧走了10项,美国拿走了3项。《神秘的滇金丝猴》获得了“TVE奖”。这是与国际环境影视集团联合颁发的奖项,专为野生动物影片制作历史不长的国家而设。

这也是中国的野生动物纪录片首次获奖。“Wild China Film”也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一年后来被奚志农确定为野性中国成立的时间。

南极找钱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