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北现象”预警中国经济(2)

 
“新东北现象”预警中国经济(2)
2015-06-17 06:05:41 /故事大全

以基础和原材料产业为经济依赖点的东北地区开始为资源枯竭、产能过剩所困扰。早在去年,龙煤集团就已经关闭了4个矿井,其名下双鸭山七星煤矿的3000多名工人被迫下岗,因为对下岗待遇不满,七星煤矿300余人曾经聚集在龙煤双矿大楼门前“讨公道”。西林钢铁则被曝拖欠工人半年多的薪资,30多名工人站在火车道口集体讨薪。

东北铁路运输业的困境或许更能够直观反映外部需求不足、资源枯竭的现实。“从今年1月份开始,货运量下降非常明显。沈阳局今年全年的营业指标是540亿元,一季度的任务欠账比较大。”沈阳铁路系统一名工作人员对《南风窗》记者表示,铁路收入2/3要靠大宗货物的运输,这部分运输量的锐减给铁路系统的经营也造成了较大压力。以前沈阳范围内50台机车都不够用,现在二三十台就够了,很多火车头都已经封存。煤炭、木材的运输量都在减少,运水泥的火车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了。

这位工作人员说:“以前大宗货物非常多,都是企业找铁路,还要托关系。现在变成了铁路主动拉货源,货运中心营销处的领导要盯着管辖范围内的大型企业,现在都开始走访小企业了。虽然有部分原因是公路物流的竞争力上升,但总体来说,外部需求量减少,东北的原材料已经没有什么销路了。”

“东北的产业结构中,资源型产业占了一大块,包括森林、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这一类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除了资源枯竭外,还有就是产业链条太短。”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区域经济学者梁启东对《南风窗》记者分析道。据他介绍,原材料工业加工度不够使得这类产业更加捉襟见肘,升级的部分往往在区域外或者国外。矿石开采出来之后没经过加工就卖出去了,钢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基本上炼出粗钢就销往域外,缺少真正的精深产品。“炼油也一样,辽宁的炼油能力占全国1/3,但是没有终端产品,只是给集中在东南沿海的轻纺产业提供原料。原来辽宁抚顺还有一个白猫洗洁精,还让上海家化并购了。所以,现在基本上没有一个化工的终端产品,轻纺更没有。”梁启东说。

以原材料供应为主导、缺少精加工的传统产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过剩,水泥、冶金、石化、钢材无一例外。“2009年,国家出台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但是赶上了金融危机,过剩不但没解决,反而愈加严重。尤其是东三省,做加法太多,淘汰落后的减法太少。过去几年上了很多大项目,实际上都是造船、钢铁、石化、汽车、水泥、装备这些传统产业,结果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梁启东说,大钢铁、大石化、建材、造船,吉林的汽车、辽宁的装备制造伴随着资源型产业的萧条都出现衰退。加工工业虽然略好一点,但是实力不强,附加值低。粗略计算,很多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利润率不超过15%。再加上前些年鼓励发展房地产,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形成了依赖,抓实体经济的动力不足。而实体经济自身的创新力不强,传统产业的跌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国企的创新升级困境

2003年启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让一度陷入经济发展低谷的东三省实现了之后10年的高增长,大量政府投资救活了国企,国企改革以“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为方向,不仅解决了“东北现象”,东北经济也重新回到国企显赫的时代。工业规模比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总和还要大的辽宁省顺势转型,获得了“振兴红利”。沈阳铁西区作为中国工业化的象征,被称为“东方的鲁尔”,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几十万产业工人下岗的灰暗岁月后,也重新被注入活力。

2002年,铁西新区成立,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老铁西区内200多家企业陆续搬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之后,随着《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出台,多家大型企业也顺势完成了重组和扩张。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等一批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均在那一时期完成。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