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旅行的意义(2)

 
【互动】旅行的意义(2)
2015-11-18 09:42:24 /故事大全

也许旅行的意义,在于失去

尽管近两年我国的旅游业如日中天,我们的旅游却仍未成为真正的旅行。对国人旅游的诟病大抵集中在两点:一是旅游心态。忙于闪光灯和快门——然而再多的照片也填不满记忆空缺的遗憾——若旅行成了追寻镜头,还不如用Google Earth。当然,现今“所有的山和海,都是人山人海”,镜头也不是好追寻的。知乎上倒有一则关于故宫拍照的妙答:“网上订票,等8:30开门冲刺进太和门,然后,整个故宫就都是你的了!”另一点是旅游习惯。前些年是“留名刻字”——之前没有太大的切身体会,这个暑假走了八达岭长城的南线,从入口的第一块砖到终点,每个人都能找到不止一位“老乡”,甚至还注着工作单位“××省水利局”。近来更是兴起“哪乱去哪”之风,诸如尼泊尔、中东各国,拍照发到朋友圈,配上“心灵鸡汤”,譬如“信仰”“生命的热度”,沉醉于自己的“情怀”——这个近两年到处被标榜的词,实是昆德拉所言“刻奇”,意译即“自媚”。

日前听梁文道《一千零一夜》里讲到一位特别的游记作家保罗·索鲁。不像其他游记作家那样竭力吹捧所到之地,他始终冷冷地极尽讽刺之能事——甚至对帮过他的当地居民也毫不留情。不能理解的我后来看到他写的一本书的结尾:“我道了晚安,回到铺位上去读《小杜丽》,在米格尔斯的话中,我找到了几分启示:人总是一离开某个地方,就开始宽恕它了。”

失去,确实是旅行的意义

后来高中的一个室友喜欢陈绮贞,再见到闺密时我跟她说:“我找到了一个也喜欢《旅行的意义》的人呢。”她一脸茫然。那一刻我又伤怀:果然我们都会变成自己曾经鄙视的人,然后鄙视曾经的自己吗?但现在已释然:如果说失去就是成长,而旅行的意义在于失去,成长本就该是一场不断失去的旅行,哪里需要伤怀。

方才看到两篇文章,一篇叫《旅行拯救不了你平庸的生活》,一篇叫《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吐槽旅行的人渐多,槽点终归“人多”二字。又觉其实人们讨厌的是别人旅游,自己总归是热衷的——都想“把故宫变成自己的”。旅行的意义是失去,但不是失去意义。我突然想起《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终日漂泊于汪洋,相对于我们“陆地上的人”,可谓无时无刻不在旅行,然而他没有选择到陆地上继续他的旅程——照他的说法:“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又担心冬天将至。所以四处追寻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春的地方——我并不羡慕。”何况,即使这样,他也能精准而婉转地描绘小号手的故乡新奥尔良,在三等舱根据意大利乘客的哼哼声奏出热烈的Tarantella,洞悉每一个素昧平生的人。

在失去的最终,“游以长野,安于吾乡”。何为“吾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何为“此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