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世界知道了大熊猫

 
他让世界知道了大熊猫
2015-05-14 10:27:24 /故事大全

“蜜蜂的本意是觅食,但它传播了花粉。”从明代到近代,西方有大量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中有许多饱学之士。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本是传教,但无意间为传播科学做出了贡献。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以传教为目的来中国,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留名于世。正是因他的慧眼,全世界认识了大熊猫、金丝猴等中国独有的珍稀物种。

戴维于1826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天主教徒家庭。他自小热爱大自然,知识广博,通晓矿物学、鸟类学、动物学和植物学,来中国之前,就已获得卓著的声望。1862年,当他即将启程前往中国传教时,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委托他顺便为该馆收集中国的动植物标本。

到中国的最初几年,戴维辗转于各地传教和进行科学考察。1869年,当他得知四川雅安一带有一些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时,便从上海转道成都,抵达雅安宝兴邓池沟,担任当地天主教教堂的神父。

大熊猫走向世界

宝兴县位于四川西北部,处于盆地向高原的过渡地带,蕴藏着全中国近1/4的动物物种,其中许多是珍禽异兽。1869年的春天,戴维路过一户人家,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动物皮吸引了他。主人告诉他:当地人称这种动物为“白熊”或“竹熊”。它们很温顺,一般不伤人。戴维异常激动,他估计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搜捕。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戴维终于捕到一只活的“白熊”。这只憨态可掬的“白熊”,有着毛茸茸、黑白相间的皮毛,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戴维喜出望外,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后,决定将其带回国。遗憾的是,这只小“白熊”经不起长途颠簸,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只好非常惋惜地将它的皮制成标本,寄送给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博物馆的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之前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这个拉丁学名传回中国之后,被误译成了“大熊猫”。于是这个名字将错就错,在中文里一直沿用至今。大熊猫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从此,匿居荒野的大熊猫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视野。

麋鹿的一段往事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大熊猫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