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臣郑和(3)

 
阉臣郑和(3)
2014-05-12 21:17:44 /故事大全

郑和身穿明朝官服,气宇轩昂地宣读了成祖的诏令,逐一赏赐国王及其部下首领;国王连忙下象,向前跪行,匍匐在地接受诏书赏赐,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大明王朝的神威从此更加深入人心。

郑和船队停靠在占城的港口新洲(今越南归仁),这港口远远望去有一石塔,当时只有五十多户人家,由两个头目掌管。港口的西南面百里左右就是占城国的王城。这个国家有着独特的风俗人情。国王在位满三十年,就要退位,出家当和尚,到深山老林里去过斋戒独居的生活,经受野兽出没和疾病的考验,并不过问世事,国家大事则暂时由其兄弟或侄子辈来代管。一年以后,国王若能安全无恙地归来的话,仍然继续当政,而且还会加倍受国人尊敬,将从此被敬称为吉祥大王。普通百姓之家,风俗人情也颇有其独特之处,如青年男女的婚嫁习俗即不同一般。先是男方到女方家上门成亲,住过十天、半个月之后,男方的父母及亲友再用鼓乐吹奏,热热闹闹地将新婚夫妇迎接回家,然后客人们围坐成一圈,主人将自制的一种米饭拌上药,将密封在瓮中的酒打开,盛情地招待客人。客人们则用一竹筒插入瓮中轮流饮用,边饮边加水,男女老少,济济一堂,边歌边舞,欢乐无比,直至酒味完全没有时为止。

郑和船队在此作了短暂停留之后,向占城国王告别。国王亲自将郑和一行送到港口,眼含热泪,拱手施礼,激动地说:“大明恩情,永志不忘。”

国王将所备厚礼象牙、犀角、伽蓝香等赠予船队。郑和与国王依依而别。

船行途中,郑和还帮助满剌加摆脱了强邻暹罗的控制,建立起了独立的满剌加王国。

满剌加(今马来半岛马六甲),原名王屿,是一个只有头目掌管,没有国王的弱小民族,一直受暹罗的欺凌。满剌加人热切地盼望独立,摆脱暹罗的控制。郑和船队到来之前,明成祖曾派使者到达满剌加,封其酋长拜里迷苏剌为国王,赐以诰印及“织金文绮”,但暹罗国却不予承认,并以武装干涉。这次郑和船队远航到此,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为国王拜里迷苏剌正式举行封王仪式,赐予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立碑石,划定疆界,正式命名为满剌加国。从此,满剌加王国摆脱了暹罗的控制,一直达117年之久。郑和征得国王的同意,在这里建造了仓库,装点下西洋的钱粮货物;回航时,往往在这里聚集,等候南风,开航回国。

满剌加独立以后,其国王率领妻子和大臣及随员等540人的代表团随郑和船队来中国访问并献上满剌加的特产,以表示对天朝的感激之情。这是继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之后,西南各国的第二位国王亲率使团的来访,明成祖给予了热情款待,并厚赐礼物。从此,两国之间长期保持友好往来,满剌加王国成了郑和下西洋中又一个中转站。

后来,船队在此停船靠岸贸易往来之余,满剌加还允许郑和遣派官兵入山采集香料及各种土特产。在与满剌加接境的九州山,郑和一行曾采到径作九尺、长八九丈、香味清馨黑细花纹的沉香、黄孰香六株,带回国内,明廷视为瑰宝。

此后船队官兵在所到之处,贸易往来之余,往往可在当地山林采集各类土特产。有一次,船队停泊在婆罗州北岸,看到当地居民们食用的一种汤,为国内所无,于是,郑和也派人进山采集,仿做成汤,以改善船队的伙食。因其味道鲜美,滋润可口,后就采集一些带回国内,献给永乐皇帝享用。这就是富有营养价值的燕窝。从此,燕窝便传入了中国,成为我国人民席上的佳肴珍品。

郑和船队远航途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名士兵在航海途中患了疟疾,船上没有药品医治,生命垂危,这时,有人害怕了,说:“这病可怕极了,不想个法子,我们大家都性命难保。”也有人说:“总不能把他丢入大海吧,那样,不但我们不忍心,大帅也不会同意的。”人们议论纷纷。这时,他的好朋友“舟师”(即火长)站了出来,向大家请求:

“我们不如把他搁在一个岛上,给他点粮食和锅碗瓢盆,如果他命大,说不定会活下来呢。”

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把他留在了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上。这之后的一场滂沱大雨,把他浇得浑身淋漓,从此他竟转危为安。他找一处岩洞作居室,以鸟蛋为食,十多天后,疟疾竟奇迹般地痊愈了。在岩洞中,晚上他时而听见一种声音从海中响起,入夜便在岛中渐渐消失;次日早晨声响又起,后慢慢隐入海中。他感到非常奇怪,经过仔细察看,才知是大蟒蛇出入海中的声响。于是,他砍下竹子削成了许多竹刀,插在蟒蛇经常出入往返的路上。后来蟒蛇经过,腹下被竹刀所刺,死在沟中。他到沟中去看,惊异地发现沟中满是珍珠!他将珍珠一一捡起,积攒起来。一年之后,船队返回时经过

此岛,他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人们。他高兴地将珍珠挑上船,随船回国。

郑和船队这次出使,在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再次来到暹罗(今泰国),奉旨与暹罗交涉,要求暹罗遣返明朝叛民何八观等人。何八观等人是在永乐时期,在国内犯事的罪犯,为逃避罪责,逃往海上,聚集外岛,成为一股反明朝政府的势力。郑和船队的出使海外,使他们在海岛上站不住脚,于是,就逃入暹罗。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十月,暹罗国王派遣的来明奉表进贡地方特产的使臣坤文琨等回国之时,明成祖就曾以钞币相赠,并命其转告暹罗国王,将何八观等遣返回国。但时隔一年多,直至郑和的这次出使之际,何八观等还一直未被送还。成祖又极为重视这件事,他认为洪武时期逃亡南海的反明势力,经过郑和的第一次下西洋,多方贯彻自己的招抚政策,已基本肃清。而何八观等作为永乐时期逃亡海外的“南海叛民”,又是新出现的一股反明势力,必须穷追不舍,将他缉拿归案。这样,禀承成祖之命,郑和在第三次出使中,经过交涉,暹罗国在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遣返了何八观等人,并进贡了地方特产。郑和也就完成了明成祖交付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肃清了海外的反明势力。

横渡印度洋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郑和第四次启程远航,船队首先到达苏门答剌(今印尼苏门答腊岛)。这里是东西洋海上交通的要道,郑和远航基地之一。船队在这里设有“官厂”,作为物品转运站。明成祖一向十分重视与苏门答剌的友好关系,多次派遣使者出访,带去丰厚的礼品,苏门答剌一般每隔两年也遣使来中国朝贡,两国关系密切,往来频繁。这次航行,郑和还助苏门答剌平定了一场内乱。

五年前,苏门答剌国内局势严峻。国王被一个名叫孤儿花面王的用药箭射中而亡,其子年幼,不能为父报仇。在这危难之际,勇敢的王后当众发誓说:“谁能为报杀夫之仇,恢复疆土,我就嫁他为妻,共主国事。”语音刚落,有一本地渔翁,挺身而起,高声应道:“我能为王报仇!”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郑和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