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鲜牛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

 
送鲜牛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
2015-03-25 07:34:23 /故事大全

幸好,这位老师念及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报告。

范特霍夫的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出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

从此,范特霍夫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实验室。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积累起来购买了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课作时间从事自己的化学实验。

立志当一名化学家

年,范特霍夫从鹿特丹五年制中学毕业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呢?在当时,化学作为一门学问已有很多人进行了研究,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化学不是一种职业,从事化学的人,还要兼做其他工作才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父亲为了让他多增加一些知识,才支持他做化学实验。要把化学做为一种职业,做一个化学家,父亲就难以同意了。因为这样做恐怕连自己的生活都维持不了。为此,父子俩争辨了多次,但是必须有一个结论才行呀。

一天晚饭过后,父子俩又开始讨论这个老话题了。

“中学毕业了,你打算上哪个学校?”父亲心平气和地问道。当然,选择学校也就是选择职业了。

“学习化学对我比较合适,爸爸,你说对吗?”儿子说出了心里话。

父母并不想让他成为一个化学家,而想把他培养成一名工程师。几经周折,范特霍夫进入了荷兰的台夫特工业专科学校学习。这个学校虽然是专门学习工艺技术的,但讲授化学课的奥德曼却是一个很有水平的教授。他推理清晰,论述有序,很能激发起人们对化学的兴趣。范特霍夫在奥德曼教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由于范特霍夫的努力,仅用了2年时间就学完了一般人3年才能学完的课程。1871年,范特霍夫毕业了,他终于说服了父母,可以全力进行化学研究了。

为了打好基础,找准研究的方向,必须拜师求教。范特霍夫只身来到德国的波恩,拜当时世界着名的有机化学家佛莱德·凯库勒为师。佛莱德·凯库勒是个传奇的化学家,他在梦中见蛇在狂舞,首尾相接,从而解决了苯环的结构。在波恩期间,范特霍夫在有机化学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随后,他又前往法国巴黎向医学化学家武兹请教。1874年,回到荷兰,在乌特勒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此他就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范特霍夫首先提出了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过去的有机结构理论认为有机分子中的原子都处在一个平面内,这与很多现象是矛盾的。范特霍夫的理论纠正了过去的错误。

但是这一新的理论却遭到了一些权威人士的反对,当时德国有机化学家哈曼·柯尔比就是其中一个。这位老科学家倚老卖老,根本不愿学习新的东西。在没有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就毫无根据地把范特霍夫斥责了一顿。范特霍夫对这位才先生的高论嗤之以鼻,不与其辩论。这一下可气坏了老柯尔比,他跳着脚非要与范特霍夫一比高低。

范特霍夫本来就想与这些化学界的权威们争一高低,因为事实是迟早会说话的。既然柯尔比不远千里从德国来到荷兰,那也只好以礼相见了。毕竟范特霍夫是晚辈,当柯尔比气势汹汹地冲进范特霍夫的办公室时,范特霍夫已经恭恭敬敬地等候他了。待柯尔比的火气稍稍减退之后,范特霍夫平心静气地向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请柯尔比用事实来批评自己的理论。

这位老权威暗暗地吃了一惊,眼前的年轻人非同小可,讲述观点时条理清楚,论证有据,不可不服呀。柯尔比毕竟还是要讲道理、讲事实的。平心而论,范特霍夫的理论是正确的,他刚来时的火气完全消失了,并邀请范特霍夫去普鲁士科学院工作。范特霍夫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使很多人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理论。19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收到的20份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提案中,有11份提名范特霍夫。这一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范特霍夫,他当之无愧。

年12月10日,对于范特霍夫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于人类也是一个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范特霍夫是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非常有趣的是,范特霍夫创立的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并不是获奖原因,而是他的另外两篇着名论文《化学动力学研究》和《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使他获得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年3月1日,范特霍夫在柏林附近的斯特利茨逝世。终年59岁。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