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鸡肋群”

 
告别“鸡肋群”
2016-11-18 15:53:47 /故事大全

  网络时代,兴趣相投者聚集成各种群组。价值群、鸡肋群、死亡群、垃圾群差别何在?群组管理有诀窍吗?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归属感需要,不愿孤独、独处。前网络时代,人们结成部落、群体、圈子等形态的组织;网络时代,兴趣相投者能更便利地聚集在一块沟通交流,形成多个在线群。然而,大部分群都会经历生命周期,长则六个月,短的可能只有一周。以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怀有良好愿望入群;一段时间后,发现群里充满灌水、刷屏、广告,甚至两个群友一言不合,你争我执,愤而退群;人数少于30人不成群,超过80人就开始热闹,超过500人又乱糟糟的不好管,往往不出半年,发言、互动渐少,就成了一个死群。

  那么,如何有效运营和管理一个在线群以尽量延长其生命周期呢?

  群消亡的五大原因

  身份认同感是群员继续待在群里的重要理由。一旦消失,群员很可能会退群。

  成员根据群组对个人的价值,可将参与的群分为四类:价值群、鸡肋群、死亡群、垃圾群(表1)。后三类群的群主极可能在某一天将群转让,或者直接解散。

  问题是,为什么一个群会从“年轻的朋友啊,今天来相会”走到默默无语或分崩离析呢?在我们看来,有五大原因:

  缺乏明确的定位很多群组建后,往往快速拉入很多人,结果偏离了群主最初建群的目的,逐渐缺乏共同的话题和活动连接,最终变成灌水群。由于没有经常分享有价值的话题,久而久之群员就会失望,视其为工作、生活的骚扰,最终退群,等待下一次冲动再入新群……如是循环。

  如果群员在入群前能告诉别人加入某群的价值和交流机制,那么对群的生命力有好处。然而,现状是大量的人花大量时间把自己认识的人拉入群,但对于群的主题、定位、分享机制却没有通盘考虑,还真的以为有去中心化、自组织奇迹呢。缺乏定位的一个表征就是:什么人都可以入群,结果一个群里又是大牛又是新手,不同层次的人混在一起。

  这不仅不是去中心化、自组织,反而恰恰是把牛人给骚扰走的最佳方法。

  缺乏有影响力或热心的群主或群管定位再好的群,没有人主动管理和维护,也是无法持续运营的。不可能去中心化,不可能完全自组织,所以只能解释为中心碎片化、组织网络化。群主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要及时上网、关心每一个群员,特别是清除混进群发垃圾消息的人。否则,如果一个群经常有人发垃圾消息,而群管没有及时处理,这个群很快就会沦为死亡群。

  缺乏固定的活动形式最受群欢迎的活动形式是分享模式。一个有生命力的群,应有一些固定的分享形式。这个分享机制可以存在入群和后续分享阶段。

  分享的常见机制是:由群主提前协调群员,规划每周1~2个主题,邀请不同群员或外来顾问分享,每次1~2个小时,在约定的时间邀请群员一起交流讨论,聚焦特定主题,这样就有了“集体创作”的感觉。这种分享模式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三点:

  ◆有人组织,提前公布话题并通知大家在线;

  ◆群员发言要有规定,避免对主讲者发言形成冲击;

  ◆分享后要有人总结归纳分享,布置作业,形成深度。

  如果一个群规模超过40人,又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组织,其生命力很快就会衰退。

  固定的分享会让群员产生身份认同感–“我在这个群,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而身份认同感是群员继续待在群里的重要理由。一旦消失,群员很可能会退群。不过,一个群如不超过40人,大家在一起可能因为兴趣相投、认同度高,愿意一块聊,不需要刻意限定分享形式。

  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个群在入群阶段设置的筛选和挑战门槛越高,这个群加入后流失率反而越低。比如,有的群要求必须付费才能进入学习,群员更愿意遵守规则,维护学习秩序。

  群主过于强势规模大了以后,群主为了管理群,往往会制定严格的群规,但是,越是严格的群规,越容易引起争议。比如,很多群主希望群里少一些闲聊、多一些干货,不要发和主题无关的话题,但有的群员会认为一个只聊专业话题的群没有趣味,应有一些轻松活泼的内容活跃气氛,不认同群主的规定。

  大部分群主认可群应该轻松活泼一些,但也有一个度的问题。群规模越大,度的把握就越难,直到群不得不建立严格的约束。因此,一个群的群规形成,最好是经过群员的一致讨论才容易得到遵守,如果群主要推出强势群规,那么群主就必须比群员影响力等级高一个数量级,才能获得遵守群规的心理优势。

  群员没有经常更新有人认为一个群人员长期没有更新,是走向死亡的开始。这种观察是有道理的,任何组织都需要经常换血,新人的进入会给群带来新的冲击力,也带来新的活力。

  一旦群进入消亡期,很多的群主和群员都会认为这个群对自己是个鸡肋,就会选择解散群或者退群,或加入一个新的“好”群或创建新群。再或者,不退群,观察群能不能给他带来价值,如发现完全不能带来想要的东西,就会捣乱(如发一通广告信息),因为他已经不在乎会不会被踢,没准发一些广告还能收回一点沉淀的时间成本。

  为什么建群?有什么回报?

  基于经济目标而维护的群,看似功利,实际更有可能生存下去。

  群主为什么要建群?群成员为何要进入群?表3总结了群组生命周期的典型话语,表4则分析了人们建群、进群的常见动机。

  这六种群中,基于工作关系或同学、老乡关系的群或许是维系时间最长的,但未必能保持活跃度。能长期保持活跃度的群,要么是基于共同兴趣的交友群,要么是追求共同成长的学习群。例如,华科的Dian团队,每一个曾经加入团队的正式队员(包括团队的顾问)都会加入一个QQ群,继续保留自己在团队的编号,老队员可以通过群寻找合适的新队员一起创业,新队员也可以继续向老队员和顾问请教各种问题。由于团队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QQ群内部一直充满了积极的沟通能量。而宣传群和生活群,往往是临时性群组,前者很容易被踢出群,后者在生活交集结束后无需继续维护,或原本就是好友,在其他群组里也能见到。

  群员加入一个群希望有怎样的回报?如果既不能收获人脉,也不能学到干货,干脆退出;有的群能学到一些东西,但也要忍受很多刷屏骚扰,分散注意力;有些群则收获很大,如一次性点破思维的局限,认识了一个(些)好朋友,通过持续分享获得了成长甚至找到归属感,所谓“终于找到组织了”。

  群主建群、维系群往往有如下一些动机:

  销售产品,服务客户或潜在客户例如,一位朋友组建了一个户外运动群,主持人经常带领大家一起户外运动,结交了很多朋友,把大家培养得都很专业,主持人同时开办一家户外运动用品店,也很专业,价格大家都能接受,现在是群越来越火,店越来越火,大家身体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舒畅。再比如,另一个做十字绣的朋友也搞了个群,分享绣花经验,然后推销淘宝小店。在线教育培训往往也会组织大量学员群进行答疑等,本质上也是销售产品和服务客户。这种基于经济目标而维护的群,看似功利,实际更有可能生存下去,因为做好群员的服务,就可以源源不断获得老用户的满意度口碑和追加购买。

  形成自己的人脉圈不管是基于兴趣,还是为了交友,社交的本质就是为了构建自己的人脉圈。群主虽然不是一个正式负责人,但维护一个群就是希望在线下可以成为一个非正式关系里面的联结人,获得联结人的影响力;而如果通过群成功组织群员进行一些活动,他就能逐步在一定圈子里面形成自己的网络影响力。

  一起学习和分享学习是需要同伴效应

  的,需要在一起相互打气、相互激励;没有同伴圈,很多人难以坚持学习,如很多考研群。

  打造个人品牌利用群的模式,且能快速裂变复制,群主往往希望借助这种方式更快构建自己的个人品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因为网络缺乏一定的真实接触,往往能被新入群成员放大、夸大,形成对群主的某种崇拜。群主则通过激励、分享干货、组织一些有新意的挑战活动,鼓励大家认同某种群体身份,最终借助群员的规模和影响力去获得商业回报。

  人数上限与入群方式

  微信群的产品逻辑是基于时间,QQ群是基于主题。前者适合移动通信,后者扎根桌面时代。

  有空间才能有人。早期,普通QQ用户只能创建一个群,每群最多100人,高级用户可以创建四个群,每群最多200人,逐步扩展到现在每个用户可以建多个群,最多可以容纳2000人。而微信也从早期的40人上限扩展至500人,而YY则允许建万人群。

  加入方式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以QQ群为例,主动式是指QQ用户看到宣传或者利用群搜索功能加入,为了避免一些动机不纯或者不符合群定位的人加入,很多QQ群采取了审批加入制。被动式一般是接到朋友邀请而加入,名气越大者被动加入的机会越多。

  当然,一个群、圈子里的牛人越多,大家愿意继续留下的概率也越大。

  微信有一种随机式建群方式。比如,大家一起吃饭、一起上课等,临时建立一个微信群,有什么信息在其中通报一下,等事情结束,该群组就让它随时间湮没或解散。《怪杰》每一期节目,都会请现场观众建立一个微信群组,为现场的选手表现打分。节目结束后,自愿选择留下或退群。

  成员是否可以不经群主同意就邀请合意的人入群,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机制。例如,微信一般无需群主审核,就可以拉人入群,本质上是链接扩散机制,群成员地位基本平等,而QQ群的群主、管理员的权限高于普通成员,创建者天然拥有中心地位。此外,微信也不限制用户加群的数量,对群的管理放在信息时间流里,更倾向于随时连接、随时聊天,聊完后让群自然下沉甚至淹没,但QQ群则给人需要长期管理运营、放在控制面板进行维护的感觉。这种机制自然导致微信群更多样化、更随机化、更碎片化、更临时性。简言之,微信群的产品逻辑是基于时间,而QQ群是基于主题,前者适合移动通信,后者扎根桌面时代。

  结构:环形VS金字塔

  群管理的悖论是:规模太小,不愿意加入;规模太大,又会缺乏存在感,觉得无趣。

  只要是能长期生存的群,都有内在的生态模式。我们重点分析基于兴趣或者学习成立的群组。在这样的群组里,都存在表5所陈述的几种角色:组织者、思考者、清谈者、求教者、围观者、挑战者。

  社交群里必须有一类活跃分子,“清谈者”很难奉献出结构化、有深度的内容,但是他们往往有比较多的信息来源,可给群提供一些有趣的话题,诱发“思考者”奉献出有质量的内容,一些“围观者”也可能被激活。而且,“清谈者”往往有比较开放包容的心态,能够接受调侃,可让社交群不至于像工作群一样单调乏味。

  比较尴尬的身份是“求教者”,虽然有时候可以给思考者带来好的话题去展开,但也会有很多求教者提出非常初级的问题,加上缺乏好的沟通技巧,让思考者或者老群员觉得不值得回答,反而形成了一种负担。如果思考者回答方式过于粗暴,“组织者”缺乏疏导技巧,或者求教者认为群缺乏分享精神,个人尊严受到歧视,一瞬间求教者也会变成“挑战者”,最后的结局往往是被踢出群。但是,如果求教者的问题得到好的回答,就会变成群积极的组织者,或者长期的围观者。一些围观者有时候因为种种动机想在群里发各种软性广告,也会因为触犯群规变成挑战者,如果组织者缺乏疏导技巧,一些同情围观者的群成员会“用脚投票”退出群,也会给群的生命力带来损害。

  这些群角色可以组成两种群管理模式:

  基于社交的环形结构在每次群交流中,每个人的身份可以互换和相互影响,但群里也必须存在至少一位活跃的灵魂人物–他可能身兼思考者、组织者多个身份。如果一个群拥有两到三个活跃的思考者,那么此群不仅生命力很强,而且会碰撞出很多火花。

  当然,因为身份可以互换,所以群规的设置往往很难严格,留下很多弹性空间。环形结构的社交群也不可能具有太大的规模。个人观察,一个群超过40个人,找到活跃度足够且情趣相投的人挑战就会非常大。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量的人会认为40人不够用,甚至500人都不够用,最大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有一个本能冲动–把某个圈子里最好的人都“装”在一起。

  基于学习的金字塔结构该类群一定有一个高影响力人物,并发展了一些组织者帮助管理群;群员基本上都是追随影响力人物学习的,所以,群里必须设计严格的群规,否则每个学员都直接和影响力人物沟通,那该“核心”就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通信。因此,此类群最可能的模式是影响力人物定期分享,由组织者进行日常的群管理。

  定位为学习分享群,只要有能力管理,则规模越大越好,高影响力人一次分享可以辐射更多的人,但是学员参与是一个大挑战。

  例如,支持2000人上限的QQ群互动起来会瞬间形成刷屏潮;全员禁言,只有核心人员分享,又会缺乏参与感。当然,只要形成大家都遵守的发言纪律,群的规模和分享水平都可以稳定在某个大家可以接受的水平线。

  把人都“装”在一起,与让这些人愉快相处是一对矛盾的关系。为了解决群规模扩大带来的消息刷屏、观点冲突、隐形广告、潜水沉默等问题,很多群设置了群规,举办群讨论,希望形成良性的群文化。但是,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在环形关系群里,群文化的本质是由具有最高网络影响力的人决定的。这个人往往在线下也具有较大的认可度和能量。如果群主自己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就会通过为群邀约影响力人物来增加活力,但是如何让影响力者在群里得到好的服务,不被过度骚扰,又成为运营难题。

  流行的自组织、去中心化、扁平管理等想法是好的,但是,人类群体到了一定规模就必须是有组织的。环形结构的扁平化组织,很难做到超过200人还能健康发展。要建设超过500人的群组,就必须考虑引入金字塔模式才能让群变得更加可持续运营,否则,要么群慢慢死亡,只有几个人经常交流,名义上是500人的大群,实际只是40人的小群,要么就是一部分人裂变出来形成一个新群。

  试想“罗辑思维”10万会员微信建群会怎样?金字塔结构,和罗振宇提出的去中心化思想不合;成立一个小规模的核心管理群,每个人都去维护一个更大的小群,形成一个递归的金字塔管理模式,核心群员能够坚决贯彻影响力人物的意志,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套路,但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传销结构的群组化,这更不可能为罗振宇的管理思维接纳。剩下另一种可能,各地会员自发连接成多个群组,但因为共同身份会有天然追求群体归一的冲动,所以会做大规模,然后陷入“大群病”……

  这就是群管理的悖论:群规模太小,不愿意加入;群规模太大,又会缺乏存在感,觉得无趣。理想状态是,200人以上的环形结构群里,有多个影响力人物互相补充激发,每个人能照顾到一部分成员。然而,这样的“理想群”更多是靠运气,而非有意识地运营。

  群规怎么定

  群规主要是在活跃度和诱发刷屏间寻求平衡。

  有观点认为,群是一个松散组织,不存在什么利益基础,无法制度化,其生命力就在于随意中可能隐藏着的、事先也不可知晓的机会:也许是下一秒,也许是下一年,也许永远都没有,但为了这个可能性,成员应该自愿忍受群里面很多的不合理、不愉快,否则,怎么碰撞出去中心化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其实,这个问题只需要回到对群的规模和群的产品逻辑,就会很清楚了。如果是YY这样的在线学习群,哪怕规模再小,也得有规矩,否则老师无法进行在线授课;如果是微信群,因其产品逻辑是随时间流沉没的,是否要约定规矩并不必然–如果准备长期维护,希望扩大规模并把群存入到通讯录,那么制定一些群规是必要的。

  群规主要是在活跃度和诱发刷屏间寻求平衡,特别是在移动端,群的活跃度太高,会带来强烈的刷屏感,而且很难屏蔽消息,这会使得群员使用体验下降。一般群规主要是限制发和群无关的主题,特别是发垃圾广告,或者两个人在群里过度聊天,影响他人体验。

  对于违规的群员,一般采取的模式是:

  小窗提醒、公开提醒晒群规、私下警告、直接移除。但是,如果确定要踢人,第一,要事先约定制度,建立制度最好和群员一起约定;第二,首犯要有提醒;第三,再犯再严格按制度执行,这样才容易得到群员的认同。对于发垃圾广告的,也要做甄别,特别是QQ群,因为发垃圾广告未必是本人意愿,也可能是QQ中毒了。有人爱发广告,但不让发广告也为难,因为毕竟有利益驱动,传统做法是先征得群主同意,而微信群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操作方法:谁要发广告可以,先发一个红包给大家。

  一个群除了为激发活跃度,避免刷广告建立规范,还应该培养群员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包括沟通和交流规范。我个人在群运营过程中,设计了如下规范:

  ◆日常交流中,有问题先百度或谷歌一下;

  ◆如果无法解决,和大家一起探讨,但不要认为群员帮你解决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义务;

  ◆所有成员请勿未经许可发布广告;

  ◆要学会聆听,在其他成员没有完全表述完观点之前,请不要插话刷屏,或是故意打断其他成员的发言;

  ◆可以质疑别人的观点,但最好拿出你的理由;

  ◆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有不同观点可以争论,但不得对其他成员进行人身攻击,或恶意捣乱;

  ◆一次发言不得少于十个字。只要坚持这条群规,群的发言质量会大大提高。

  激发活跃度

  一般某个群只要有几个会卖萌的妹子,就不会不热闹。这是绝杀。

  为了激发群的活跃度,减少退群现象,也阻止大家在群里有一些不注意别人感受的行为,群主应设置一些激发活跃度的方法。

  ◆入群做自我介绍、爆照、接受老群员的“调戏”;

  ◆规定多少天不说话的人会被从群里移除;

  ◆更换群管。“晋升”某些人做群管,可利用其热情激活群;

  ◆早起打卡。这种方式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反感,认为是在刷屏,因此,是否采纳取决于群的规模,太大就会弊大于利;

  ◆分享话题。把在网上看到的和群主题有关的文章“丢”到群里,引发阅读和讨论;

  ◆轮流分享。让群友,特别是有一定积累的群员轮流做分享,对群员来说也是扩大自己个人影响力的机会;

  ◆群邮件。通过群邮件分享一些信息内容,不过群邮件打开率很低;

  ◆引入萌妹子。一般某个群只要有几个会卖萌的妹子,就不会不热闹。这是绝杀;

  ◆线下聚会。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同城优势搞聚会是让群活跃的重要手段。因为这是建立真实人脉圈的关键,参与的人会很多。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已经习惯了群这种更开放、更没有等级机制的沟通机制,群也成为建立互联网社群最重要的线上沟通工具。当然,让一个群有生命力、有活力,并不容易,需要悉心管理。

  巴玉浩 武汉幻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爱的周期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