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征信时代来了(2)

 
互联网征信时代来了(2)
2015-10-07 00:53:21 /故事大全

毫无疑问,互联网征信离我们越来越近。

继1999年上海开始个人征信试点的15年后,个人征信终于迎来了新时代。

伴随现代生活日益互联网化,单纯的信用卡使用情况、电信缴费情况,已不足以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尤其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各种应用场景的产生都可能和个人的信用挂上钩,也可能因此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

很多大学生是不能办信用卡的,但这些人可能很早就在网上购物了,进入大学时甚至已经成为资深支付宝用户了。尽管在银行端没有他们的信用记录,但他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足迹和行为数据,已经可以为其信用打分。

互联网时代,信用即财富。在当前的互联网服务中,有许多场景基于信用服务,比如免押金的租车服务和酒店服务,先试后买的后付款服务,签证的各种证明等服务。

“征信行业是很传统的行业,有几百年历史。这个行业最初就是委托调查的模式,到了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跟征信结合,产生了互联网征信。”韩家平说道。对大数据的分析和信息自动化的采集,是互联网征信企业的最大特点。

在2015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调查里,有高达84.9%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征信能真实体现一个人的信用水平。很多人,比如部分自由职业者、蓝领、个体工商户、学生等,没有信用记录,金融机构担心风险,不敢授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变得更加迫切。

大数据分析面临的相应挑战

其实,在征信领域发展相当成熟的美国,互联网与传统征信的结合也迫在眉睫。

“在美国,对于个人来说,信用等级通常等于FICO评分。由于美国三大信用局都使用FICO信用分,每一份信用报告上都附有FICO信用分,以至于FICO信用分成为信用分的代名词。”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Moshe Adler说。影响FICO评分的主要因素是信用偿还历史,FICO评分的范围从300分到850分,得分越高则意味着违约风险越低。2014年有一半的美国人得分高于712分。

但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问题反映了信用评分是一个很差的违约预测系统。那些FICO评分高于700分的借款人,在2007年的违约率是2005年的4倍,几乎与2005年得到最差FICO分数的借款人违约率一样。

依靠信用评分进行评价真的比依靠客户表现来进行评价可靠吗?拥有更好的信用报告就意味着他是更好的员工吗?这依然有待考证。

由于传统的基于FICO评分的信用评估模型覆盖人群窄、信息维度单一、时间上滞后,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无疑需要探索信用评估的新思路。

中国当前正在兴起的互联网征信企业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腾讯公司助理总法律顾问王小夏指出,互联网征信业务的雷区是敏感的个人信息,而对个人信息的法律界定仍然有许多模糊的地方。

“独立性和真实客观性是互联网征信企业目前存在的两个问题。”2015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显示,40.4%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数据常常缺乏更深入的分析,这是大数据征信目前最大的缺陷。“大部分互联网征信企业既是数据的生产方,又是数据的应用方,是否能够保持中立,尚有待考证。”韩家平说,“比如阿里巴巴虽然掌握了很多的数据,但是它没有掌握在其平台之外的数据,因此这个数据是不完整的。”作为一家征信公司,应该有覆盖面很广的数据源,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信用报告。

(莞 尔摘自《小康》2015年8月上,勾 犇图)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