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枪(5)

 
追枪(5)
2016-03-03 14:15:25 /故事大全

新兵训练快结束时,连里组织了实弹射击考核。一共四个靶位,也就是说每组四人同时射击。每人五发子弹,打完一发后,将手枪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待报靶员报靶完毕后,再打下一发。每组打完,换新靶纸。胡海峰是四号靶位,面对二十五米外的胸环靶,他没有初次实弹射击的紧张,情绪镇定,持枪平稳,眼睛、准星、靶标三点一线,刚要击发,在他旁边三号靶位的葛双路的枪先响了。从未如此近距离地听到过枪声,炸雷般的声音让胡海峰的手臂不自觉地一震,准星离开了靶区。他稳稳心神,再次瞄准。这时负责监督指导的教员对葛双路喊,你怎么搞的,脱靶了。胡海峰的枪随后响了。教员又向他走来,同时训斥道,你转头闭眼睛了,肯定也是脱靶。胡海峰听教员这样批评他,一时也有些发蒙,心中惴惴不安,放下枪,静待报靶。教员手持望远镜,在胸环靶的外围寻找弹孔,未找到,嘴里叨咕,我说得没错吧,脱靶了。这时隐蔽在靶子下面掩体内的报靶员举牌示意,十环。教员用望远镜在靶心处搜寻,果然见一弹孔。教员没再说话,转身向一号靶位走去。

有了第一发的体验,胡海峰信心倍增,越打越顺,五枪打了五十环,是一百多新兵中唯一的大满贯。连长在讲评时,特意将胡海峰射击过的胸环靶纸展示给大家看,并送给胡海峰作为纪念。五个弹孔排列成月牙形,让胡海峰觉得这是世上最美丽动人的图画了。这张纸他一直像宝贝样珍藏着。

马科长认真观察胡海峰的表情,琢磨他的叙述,认为他的思维总体上是清晰的,逻辑性是强的,但只要提及盗枪过程及枪的下落,就能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混乱与迷茫。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不是胡海峰盗的枪,他为什么要承认呢?如果是他盗的,为何关键细节又不吻合?枪又在哪里?马科长也陷入困惑之中。

马科长给远在北京的一位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朋友打电话,介绍了这案情及自己的困惑,请他帮助分析一下。那位研究员说,当一个人承受的压力过大或过分关注某件事情,有时就会产生假想,认定自己做了某件并不存在的事情。

研究员的话,让马科长似乎明白了点什么。经过他的提议,专案组讨论后,决定暂时将胡海峰放一放,对他采取内紧外松的策略观察观察再说。

午饭时,张副政委让炊事班多加几个菜,上了两瓶白酒。在这之前,除为大家接风时喝的是白酒,其余都是象征性地喝点啤酒。张副政委有意与大家多喝几杯,鼓励大家不要气馁,总结经验教训,好好休息一下,集思广益,寻找新的突破口。

马科长这觉睡得很香很沉,醒来那一瞬间,他甚至听到了自己最后一声响亮的呼噜。他洗把脸,点支烟,望着窗外远处的山林。忽然昨夜遇见孙亮的情景浮现在脑中,而且闪出一道亮光,他明白了当时感觉不对劲的地方是什么了。孙亮起床上厕所,为什么房间的灯没有开,也没有拿手电之类的照明工具,而且从回来的方向上看,也不是去厕所。是不是有意隐瞒自己深夜外出的行为呢?他把专案组的工作情况及孙亮的表现在脑中过了过筛子,意识到仅听何文斌一面之词而放弃对孙亮的排查可能是个漏洞。

专案组会上,马科长将对孙亮深夜外出的疑问提了出来。谭政委说,直接将孙亮找来问问。江处长说,孙亮昨夜外出是不是和我们搜查胡海峰宿舍有关?意见是先在全站搞一次点验,然后再根据点验情况有针对性地询问,防止直接问弄夹生了。

点验是《内务条令》中的一项制度,是对官兵是否有不符合部队管理规定的自购物品,以及对部队编制实力和编制状况进行清点和检查。大家对江处长提出的点验都心领神会,就是清查一下每人的物品,看能否找出与枪案有关的可疑东西来。马科长参与了对孙亮的点验。打开孙亮的皮箱,何文斌一眼就发现一块白色绸方布似曾相识,仔细辨认后,激动得有些结巴。他把马科长拉到一边对他说,他擦枪时将枪分解后放在这块白绸布上,上面还有他以前擦枪吸烟落下的烟头的烫痕。这块布同枪一同丢失了。

案件至此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专案组立即对孙亮进行询问。孙亮看到站长与马科长拿着块破布躲在一边嘀嘀咕咕,还感觉奇怪,忽然想起那块布是他用来兜着枪的零件从站长那儿拿来的时候,知道自己什么也瞒不住了,所以在专案组刻意营造的压力氛围还没完全形成时,就主动全部交代了,关键的细节处也与何文斌所讲的相同。这让马科长感到有些遗憾,就像一个拳击手计划与对手大战十几个回合,结果是刚摆好姿势,对方就怂了,倒地认输了。同时也后悔没在开始就把孙亮列入视线。马科长认识到孙亮不主动坦白交代,完全是出于一种肤浅的本能,只要对他稍加外力,孙亮就会一触即溃,和盘抛出。

事情并不像马科长想象的那么顺利,专案组带着孙亮指认了他抛枪的现场,然后对此地进行了细致的搜查,可是只找到一根擦枪管用的通条,这进一步说明孙亮抛枪的地点是在此。但最重要的枪,却没有一点踪影。

专案组又组织了大规模的搜索,除了值班的,所有人员都参与了搜索工作,就连张副政委也参与进来。大家采用铺地毯式的方法在草丛中寻找,盼望猛然发现那支带套的手枪。孙亮交代,他是将枪装进枪套里一起扔掉的。搜索的范围不断扩大,一直扩大到孙亮的臂力不能达到的界限,也没找到那支让人魂牵梦绕、把人折磨得焦躁不安的手枪。

枪哪里去了?如果孙亮交代的是事实的话,那一定是被别人捡走了。时令正值深秋,经常有三三两两的老百姓上山采摘蘑菇、木耳等山货。他们在搜索时就遇到过几个这样的老百姓。那几个老百姓看到这么多军人集中在这块地方搜索,以为发现了什么新的健康食品或值钱的东西。让他们纳闷的是,只见军人低头寻找,有时用脚扒拉扒拉,却一直没见捡起什么,想问,见他们个个面色铁青,一脸严肃,没敢。

一直折腾到天黑,方圆五十米的范围内往复搜索了好几遍,还是没见到枪的影子,只好认定是被老百姓捡去了。这样一来,查枪工作就更加复杂了。按照军地案件辖属有关规定,军人无权对地方百姓进行搜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