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不可泄露

 
天机不可泄露
2016-06-08 16:10:21 /故事大全

一天晚上,没等来福爷爷开讲,我就提出了要求:“来福爷爷,今晚讲一个咱村出状元的故事吧。”来福爷爷没说什么,点上他的烟袋窝子,吧唧了几下,喝了口水。又咳嗽两声就开始了他的故事。

康熙年间有个叫李蟠的状元就是咱村人。相传他祖上很富有,在十里八村都能数的着。后来家道中落,到了他父亲这一辈,也只能算是个乡绅富农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这样在咱村也是一般庄户难能相比的。

李蟠有个奶奶,识书达礼,很是精明强干。晚年吃斋念佛一心向善。奶奶十分疼爱李蟠这个大孙子。对他寄托了很高的厚望。不仅在学业上严格要求他,还经常在烧香拜佛时,祷告佛祖:保佑孙子将来能出人头地,金榜题名。无奈李蟠生性顽皮,虽天资聪慧,却心不全放在学习上。一有空就偷着出去玩耍,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次赶集,老太太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在路边行乞。再仔细瞅瞅,此人虽面黄肌瘦,却气度不凡。看他眼神如寒江冷月,深邃中透着犀利。虽然已穷困潦倒,神态依然不卑不亢。老太太不由心中一动,暗想:眼前之人绝非平常之人,今流落街头,一定大有来历。何不帮他一下,咱不图他日后有啥报答,做件善事,也算给儿孙积点德。想到这里,老太太叫家人将乞者扶上车,集也顾不上赶了,拉着他一同回了家。

家后老太太先安排下人带其沐浴、换衣,等他吃饱了饭,在客厅里简单的问了问情况。知其姓韩,镇江人氏。其它的也不多去问,就说道:“先生只管住下,住多久都行,老身家境虽算不上富有,却也较为殷实,请先生千万不要见外。”然后又交代下人说:“你们好生伺候着,不得怠慢。”先生给太太道了谢行完礼后,就在用人的带领下到厢房歇息去了。

一日三餐,顿顿鸡鸭鱼肉不断。先生受着很高的礼遇。一晃个把月过去了,先生每天村里村外的转转,有时也陪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聊,但老太太从不问及先生的身世。不仅如此,还经常安慰其放心地住下,不要多想。

光阴如梭,先生初来的时候桃花还没开,现已到了金秋送爽的季节,这期间李家对先生一直是好茶好饭的款待,关照有加。说着啦着,进了白露季节,这时离中秋节也就不远了。人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先生这时已萌生了归意。一日她向老太太提出要回家的想法。

老太太说:“既然先生去意已决,老身也不便多留,但愿先生一路顺风。”话说过后,赶紧从里屋取出十两银子,递给先生说:“盘缠不多,请先生笑纳。”

先生稍作推让就接了过来,向老太太打了一恭说:“多谢了!日后定当加倍还上。”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让家人烙上几个大油饼,拿上十几个家里腌好的咸鸭蛋,用包袱皮包好,放在兜搭里,连同备好的一匹快马,一起交给了先生。

时韩先生再也忍不住了,两眼含泪地说声:“老夫人保重,小侄就此次别过!”于是就背上盘缠和干粮,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先生归心似箭。出了村子,上了官道,跃马扬鞭,一路狂奔。看看日头,已到晌午,前面就是南徐州﹙今宿州市﹚了。先生牵着马步行进了城,也顾不上看街景,就找了一家茶馆。他在门前拴好马,进了门。找了一张清净的桌子,放下所带东西。然后向小二要了一壶好茶,又取出李家给他准备的干粮,一边喝着茶,一边吃了起来。

好香的葱花油饼,再看那咸鸭蛋腌得真是个好,那蛋黄黄里透着红、流着油,味道好得没法说。先生用咸鸭蛋就着葱花油饼,很舒坦地吃着。这时,他突然心里一动:我怎么能就这么走了呢?人家老太太在我危难之际,出手相救,又没图我些什么,每天好饭好茶的伺候。临走又送盘缠,又赠衣物,还把家中的马也备给了我。我受人如此大恩,却心安理得地一走了之,这算什么?自己还算人吗?想我韩某一生光明磊落,怎能做下这“二半吊子”的事。

想到这,先生再也坐不住了,起身给小二算了账。背上兜连,走出茶馆,翻身上马。沿着来路,马不停蹄地快速赶回。

一路疾驶,临近夜傍黑的时候,才赶到了李家。敲开大门,来到堂前,见了老太太纳头便拜。老夫人先是一惊,而后问道:“不知何故让先生去而复回?”

先生说:“小侄突然想起有一件要事没办,还想在府上叨扰两天。”

老夫人连忙说:“先生请起,一切好说。”

先生起身对老夫人说道:“天已向晚,小侄赶路来回折腾了一天,身已疲乏,我这里就不打扰了。”说罢行了礼,饭也没吃,就回下房歇息去了。

第二天,天刚曨先生就起身出了大门。谁也说不清他究竟去了哪里。直至过了晌饭,才见他溜达着回来。吃了饭,躺在床上睡了有个把时辰,养足精神后,起身来到堂前。

时老太太正在客厅打坐。见先生来了,一边让座,一边叫人看茶。两人先是寒暄了几句,而先生把话锋一转说:

“小侄半年来,多有打扰。昨日还家已走到南徐州,但心里总是消停不下。想老夫人如此厚待小侄,小侄未作回报,却若无其事地一走了之,这让小侄很是羞愧。千思万想,小侄觉得还是应该拐回来为老夫人做成件大事,以表心意。”

“先生不必介意,”老夫人不以为然地说。

“你老就别再推辞了。”先生说过后,用眼飘了一下老太太身边的丫鬟。老太太对丫鬟努了努嘴,丫鬟知趣得下去了。

先生喝了口茶,就说起了正题:“我本是个风先生,因到徐州府访亲探友,不想要访的人已移居他乡,更不巧的是所带银两被人偷去。可怜我离乡背井,举目无亲,只好流落街头。后来要饭到了贵乡。幸遇老夫人仁慈,收留我在府上,让我养尊处优地生活了这么久。但住在府上的半年时间里,我也没闲着,周围的山头让我几乎走了个遍。我发现此地的确是一个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中间有一水长流。西面南北走向的是仙猴山,两边东西走向的分别是:左有青龙和凤凰两山一前一后自西向东;右有玉虎山和小龟山亦自西向东延伸。这正应了左青龙右白虎、左朱雀右玄武的祥瑞天象。再加之群山中间有个小山头,有正中之意。我今天又仔细地看了看,确认这里应是藏龙卧虎地方,必出有贵人。”

老太太听此一说,心不由地为之一动。趁先生端起茶杯喝茶的空插了个嘴:“敢问先生,既然敝乡是风水宝地,为何至今还未出过什么杰出人物?”

先生把茶杯放在茶几上,又将喝到嘴里的一片茶叶吐掉,这才说道:“老夫人有所不知,世上万事万物成败得失都讲个天时、地利。人和,此事也不例外。风水宝地在我们看来它只是天时,有了天时,尚须地利。”

老夫人不失时机地跟进道:“请先生指教,如何才能使地利不辱于天时?”

听老夫人如此问,先生打了个哏。一丝颓伤不由地从韩先生眼中悄然泛起,不过这也只是稍纵即逝。这边,一直在察言观色的老夫人似乎觉察到了什么。马上改口说道:

“先生如有不便,就全当老身没问。”

先生摇摇头,又呷了一口茶道:“老妇人只管放心,小侄若没想清楚,昨天就不会拐回来了。请你老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在我们看来天时地利都重要,但天时不可违,地利却可为。我这里说的地利之事,不是就地说地,而是指成其事不能少了‘风水’,也不能少了‘庇荫’。不知老夫人能明白不?”

本故事地址:///gushihui/6466.html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出租车老王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