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2017-04-10 11:47:32 /故事大全

故事大全发布提供世间百态小说集最新章节阅读,既可休闲阅读,又可了解社会,开启智慧之门,下面请看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去过很多名人的故居,可只有在李香君的故居,感觉到从未有过的逼仄与萧瑟。

外面的商业街正是人声鼎沸,一如当年车水马龙的金陵,只是当年也是高朋满座的媚香楼如今竟然只有我一个游人。几百年的光景,秦淮河畔的女子,莺歌燕舞,绝代芳华,浅斟低唱,都在时光的淘洗中成为一株株低首的含羞草,在残照的夕阳里,低调而怆然。

老式的窗户上,爬山虎在蔓延,许是季节的缘故,并不是很葱郁,与杂草并无二致。一派无人打理的萧条,如同那些迟暮的名妓,结局潦草,不复提起。可香君毕竟是幸运的,要是没有孔尚任的书,那她大概也只是生活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而不再是像现在如传说般神秘了吧。

走上楼梯,木制的地板发出苍老的低吟。粗糙的地面如同剥落的红妆,陡峭而狭窄的楼道,甚至还有陈腐的气味。不是那种涨腻的脂粉气,不是那种达官贵人奢靡的酒气,而只是一种因时间隔阂带来的味道,和旧年的衣服在第二年春天拿出衣柜晾晒一样平常而珍贵的味道。

房间似乎想在努力还原几百年前的样子。昏黄的烛光,朴素的蓝白陶瓷花瓶,镂刻着精美花纹的桌椅,微微翕动的暧昧着的紫色帘子,一把安静等待纤纤素手的古琴,一张依然铺展着干净床铺的老式木床,依然光可鉴人的铜镜……所有的风物,竟让我有那么一会,竟恍惚地觉得,李香君,会摇着她用鲜血染成的桃花扇,掀开紫色帘子,娉娉婷婷地走来,柔弱中带着不可亵玩的孤傲和风骨。

当年,那个芳龄十六、蕙质兰心的她就是在这里遇到了风度翩翩的侯方域吗?一把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便情定终生。若是太平盛世,若只是寻常女子,他们定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惜,动荡的年代总是破坏着很多美丽故事的尾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只愿魂梦与君同,于是放任情郎展翅高飞,除奸惩恶,匡扶正义;只因情有独钟,所以铅华洗尽,依然只等一人。可如果李香君只是一个深情款款的女子,那么大概也不过就是一个闺楼深处的痴情人,而后人感叹唏嘘的也不过是儿女情长风花雪月罢了。

可她到底是一朵奇葩,不只为自己而生。家与国,情与义,终了,却必须做个了断。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几经丧乱,终于能与朝思暮想的情人相见,缠绵的相思却也在那一瞬斩断。她的男子,已经不是红楼之上与之琴瑟和谐的爱人。降清,在现在人看来也许只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事情,却在忠义为先的女子心里是不可接受的事实。于是,关系戛然而止,而爱情,也许此生不换。

这风雨飘摇中的女子该有着怎样的隐忍怎样的煎熬?炽热忠贞却又不耽溺于情,不能苟且偷安,宁可相忘江湖。

素未谋面,却在某个时刻,有了奇妙的会合。而洪流蛮荒之中,总有一丝遥远的弦音,轻轻撩拨着后世人去感叹唏嘘,也让波光潋滟的秦淮河更充满了江南诗人的烂漫词光。

走出故居,外面还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的秦淮河在灯影桨声里依然风姿绰约,夕阳斜照下的乌衣巷口旧时飞燕还在徘徊旋转,只是当年同样风情万种的临水照花人却早已香消玉殒,化作一缕尘烟,渐行渐远渐无形。“当年粉黛,何处笙箫?”《桃花扇》里的这句诗大概就是最好的注解了吧。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下一篇:生石花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