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片尾曲作曲家:版权费最少才收2.7元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奇谈怪事 > 猎奇 >
 
西游记片尾曲作曲家:版权费最少才收2.7元
2016-09-02 15:52:26 /故事大全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每当1986版《西游记》片尾曲响起,都能勾起很多人的回忆。说起《西游记》的音乐,相信不少人的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敢问路在何方》、《天竺少女》等熟悉的旋律,而这些传世佳作,正是出自年已74岁的作曲家许镜清之手。多年来,许老心中怀揣一个梦想:在有生之年办一场作品音乐会。四年前他通过微博求助,两天前,音乐会迎来曙光,许镜清在网上发出众筹,希望在猴年将愿望实现。

西游记剧照

结缘

戏棚偷看戏打下作曲基础

昨日,北京晨报记者来到许镜清家中,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客厅里摆着一对竹椅,旁边是一间卧室,写字台上堆满纸笔和乐谱,布置简单。许镜清身着浅蓝色衬衫,一副眼镜,年过七旬的他精神矍铄,爽朗健谈,举手投足像个年轻人。

“你是不是以为我住大别墅呢?”许镜清爽朗地笑道,“我是一直苦过来的,小时候家更穷,仅仅能吃上饭”。出生于山东的许镜清一岁时就跟着父母闯关东到了黑龙江,五六岁的他提着破筐沿街捡煤球,供家里取暖。“那时我常站在电线杆下听农村广播喇叭里放二人转。没钱买戏票,就从戏棚子缝隙中偷偷看戏。”年仅7岁的许镜清从中受到启蒙,渐渐爱上音乐。许镜清说,正是这些经历,为他日后作曲打下了基础。中学时,他掌握了二胡、笛子、钢琴等乐器。之后,许镜清在300多名考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艺术学院作曲系。1965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被分配到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正式开始音乐创作之路。

西游记剧照

首创

电声音乐首进中国电视剧

1983年一个偶然机会,许镜清接到《西游记》剧组打来电话,让他为第一集《猴王初问世》的场景《欢乐花果山》配乐,“正是因为这段一分多钟的作品把我成就了,后来《西游记》的作曲一直就是我”。

“我这个人做事不喜欢有框框。”许镜清说,事后他从导演口中得知,在他之前已经试用过7个作曲人,个个名声显赫,而他却无人知晓。“他们有的用交响乐团,有的用民乐团,但导演杨洁全都否了。我在写这一段时,使用了电声,比如电吉他、电子鼓、电贝司、和声器、木琴等。”在此之前,中国的电视剧里没人用过电声音乐,许镜清是第一个,而他的大胆尝试让导演杨洁确认许镜清就是她要找的作曲人。之后,他陆续完成了《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等21首西游作曲。

西游记剧照

为音乐会梦想四处“化缘”

奔波

许镜清点起一根烟说道,随着《西游记》歌曲传遍大街小巷,有粉丝向他建议办一场音乐会。“我早就萌生了这个想法,但一直不敢去做,心里总是有顾虑。”直到2009年,许镜清才真正开始考虑音乐会的事。

2012年4月7日,在朋友建议下,许镜清发出一条微博。“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想开一场个人作品音乐会,不知怎么办……”该微博发布后,很快就被转发了5000多次。“多数是来自粉丝的声援,我很感谢,不过能帮上忙的人寥寥无几。”

一次许镜清和朋友吃饭,同桌的老板拍着胸脯对他说,音乐会的事交给他了,钱不是问题。这可把许镜清激动坏了,一个劲儿地向对方道谢。“他要我重做一份样带。”于是许镜清花了近20万元家底重录了歌曲。“完成后,我把他请到录音棚,那天他喝醉了,没听一会就睡着了。”后来许镜清问老板感觉怎么样,对方起身后甩下一句:再考虑考虑。从此再无音讯。

另一次,一家四川的演艺公司找到他,声称能为他在当地举办“十元演唱会”,“就是请几个民间乐手,找些几十元一场的业余歌手把我的歌唱一遍”。这让许老哭笑不得。还曾有一家北京公司找到他,答应办《西游记》音乐会全国巡演,许镜清为此忙活了好一阵,可临到签约,对方却要买断,不需要他参与。“他们只想靠我的作品赚钱,而不顾艺术的表达,这事我绝不答应。”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