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翠竹图

 
丑石翠竹图
2016-12-16 10:33:49 /故事大全

郑重正斗蛐蛐时,贴身小厮挤进来在他耳边道:“少爷,老爷回来了。”郑重随口说道:“哦,老头子这么快就回来了,想必是茶叶都卖完了。”小厮又道:“老爷心情很坏,一到家就命人出来找你。”

郑重回到家来到郑炳成跟前,道:“爹,您回来了。这趟生意做得怎样?”郑炳成满脸沮丧,道:“完了,咱家完了。”郑重惊问:“怎么了?”郑炳成说他这次几乎是倾尽家产到各产地进了祁门红茶、黄茶君山银针、绿茶碧螺春等一大宗极品茶叶,运往京城去卖,不承想连月阴雨,茶叶进了水,等运到京城茶叶都发霉变质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全都打了水漂儿。

郑重听罢傻了,呆立在那里,张着嘴说不出话。

躺在病床上的郑炳成日渐消瘦,请大夫来看,也都表示无能为力。这天,郑炳成把郑重叫到床前,语重心长道:“重儿,为父的大限到了,要寻你娘去了。你都二十了,身上的不良习气该改改了。为父也没什么财产留给你,就送你这幅为父的亲笔画《丑石翠竹图》做个念想吧。”

郑重接过画展开,画的是几块丑石间生出了三棵修竹。笔法简约,却也清朗劲峭,尽得竹子的神韵,特别是那竹叶充满水墨画的写意味道,不似竹叶胜似竹叶。

郑炳成有气无力道:“重儿,你听好了。一、此画不要轻易示人,否则你会后悔;二、不要卖掉此画,否则你会失去更多;三、只要你看懂此画,你就有救!”话到最后,郑炳成已是声嘶力竭,说完就断了气。

安葬了父亲后,郑重也不觉得怎么痛苦,反有获得自由的快感。郑重是在父亲四十岁、母亲三十五岁时生下的,夫妻俩对这唯一的宝贝疙瘩宠得无以复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郑炳成虽没给郑重留下什么大宗遗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家的大房子,房子里的各种物件,都值不少银子。

兴业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只一年工夫,郑重便把家中琳琅满目的物件典当光了,徒剩四壁。最后,郑重又在斗鸡中孤注一掷地输掉了房子。

郑重在穷困潦倒和恐惧中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的临终遗言,想起了那幅画。父亲为人以诚为本,他说此画能拯救自己,那就一定是真的。

蜷缩在破庙一角的郑重下决心,一定要弄懂父亲的遗画。

后来,郑重为了糊口,跟街头的老王头儿学做馒头,像老王头儿这样的馒头店没什么特色,勉强维持生意,除去两人的吃喝,基本没什么剩余。尽管如此,老王头儿每月还是开一点儿工钱给郑重,郑重就用这些钱去买书买画,一有空儿就琢磨。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他就请教来店里吃馒头喝稀饭的读书人。

郑重在馒头店干到快一年时,可怜的老王头儿突发急症死了。于是,他就接手了这个馒头店。为尽早从父亲的遗画中找到拯救自己的“宝贝”,他省吃俭用,节余下来的钱都用来买书购画。他广交读书人、画师以及三教九流人物,馒头店几乎成了一个文艺集市。良好的文化氛围,再加上刻苦好学,郑重闯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成了一名秀才。

这一日,有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秀才聚集在郑重的馒头店,大家谈天说地。一个瘦高的中年人打开包袱,取出一个雕刻有竹林七贤的竹筒,又从竹筒里取出一张卷着的宣纸,开口道:“我上月路经河北曲阳,在曲阳北岳庙发现一块石碑,向方丈百般恳求,又敬献了不少香火钱,最终拓印下一张,今日与诸位朋友分享。”说着,自上而下徐徐展开宣纸,首先出现的是六个篆体字:关帝诗竹圣迹,再出现的是并生两竹,一直一弯,竹叶分为五层,疏密有致,别具一格。

郑重见了心中大惊,因为这些竹叶的画法与父亲遗画的风格是一样的!

中年人说,北岳庙方丈告诉他,当年关羽羁留曹营,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次次前去曹操相府辞别,都被相府门上挂的“回避”牌挡住了,于是他画了一幅《风雨竹图》明志,让大将张辽转交曹操,而自己挂印封金而去。曹操看到这张图,并从中看出了隐藏在画中的诗,感佩其忠义,命人追送,赠以盘缠与征袍。后人依图刻碑,流传至今。

说到这里,中年人道:“诸位兄台,谁能读出画中藏诗呢?”

郑重道:“兄长,请揭开谜底,让我们长长见识。”众人纷纷附和。

中年人呵呵一笑道:“你们看这两棵并生翠竹,一呈风状,一呈雨形,故名‘风雨竹’,竹叶搭配巧妙,乃是一首五言绝句。”他随着手指的滑动吟道,“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当晚,郑重关起门来,废寝忘食地一通钻研之后,终于看懂了父亲的遗画《丑石翠竹图》。

父亲用竹叶巧妙地隐藏了一封家书—

重儿:

你能看懂这些,说明你有救了,吾心甚慰。若为生计烦愁,刨开你娘坟顶的土层,你会发现一个檀木匣。望好自为之,切记切记!

郑重狂喜,拿着炒菜的锅铲就出了门,摸到娘的坟上,他先给娘磕了三个头,便爬上坟头开始刨,最终抠出一个檀木匣,匣上有锁,一时打不开,于是抱回了家。

在家里,郑重费了一番工夫,撬开了锁,看到一个残旧的线装本子,此外别无他物。他耐住性子,看封面写着“铺路石”三个字,翻开看,只见第一页头几行写的是:乾隆二十七年六月初九,通州李庄李三秋之子李向霄患病无钱医治,得恩人郑炳成纹银十两救命,大恩大德,没齿不忘。

一路看下去,都是此类得到郑炳成救济的人的留言,而且时间都是集中在乾隆二十七年六到八月间,救济地点越到最后,越接近自己家乡,特别是最后一条留言,救济对象就是王旺财老汉,当年的日期是八月二十八日,我穷得揭不开锅,得到了郑炳成老爷五两银子的救济。

八月二十八日,是当年父亲从京城返回家的前一天,父亲每天都会撒出多笔救济银,最少的二两,最多的达到一千两,一共撒了两个多月,而且是从京城撒到省城再到家乡,总计三十多万两。

郑重至此恍然大悟:父亲当年做生意根本没亏本,而是大赚了一笔,但他沿途全部施舍掉了。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在后记中,郑炳成写道:在京城做生意时,一日腹痛厉害,请同仁堂名医诊断,说我身患不治之症,只有三四个月的活头,于是准备携银还乡,想到犬子不孝,正是我的溺爱使其成为纨绔子弟,家财不能留给他,否则贻害无穷。于是决定沿途撒银,请人家留言时,笑说“人生无常,他日若落难讨到你门上,能赏口饭吃就行”。然后,我参照关公《风雨竹图》的笔法精心作了一幅《丑石翠竹图》,希望引儿走上正途。若重儿能看到这里,说明他有救了,这积下的功德就是他的福报,可以帮他渡过难关,有一个好前程。

捧着残破的线装本,看着一旁的《丑石翠竹图》,郑重泪如雨下……

选自《绝妙小小说》2015.12

(段明图)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派上用场
下一篇:谛听角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