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妙计断案

 
大文豪妙计断案
2016-11-08 12:52:19 /故事大全

北宋神宗年间,大文豪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居外职,辗转任杭州通判。苏东坡到杭州作通判的第二年初秋,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在家中宴请诗友,其时正是菊花初放,金风送爽,主宾酒过三巡,正在作诗助兴之际,突然听到衙前传来一阵鼓声,家人禀报:“外面有人击鼓告状。”苏东坡和诗友深感扫兴。但他还是立即穿上官服开堂审案。

告状人是本地的一个绸缎商,他状告本地的一个小买卖人张二,在前一年冬天,向他借了二万钱,说好半年还清,到现在已近一年,分文未付,几次讨帐也无结果。

东坡看过状纸,命差人传张二上堂,当面对质。张二哭丧着脸说:“我是赶时令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去年冬天,我借了他二万钱购置摺扇,谁知过了端阳,天气凉爽异常,而且还经常下雨,哪里还有人会来买我的扇子?您瞧,这几日又在下雨。哎……”说罢泪如泉涌。

苏东坡心想,欠债还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看张二生意艰难,无钱还债。再逼可能会逼出人命来。苏东坡沉思了片刻,说:“张二,你快回家取三十把摺扇过来。”张二虽然不解,但是哪敢怠慢,立即回家取来扇子。苏东坡摊开扇子,挥笔作画。不一会儿,苏东坡指着已经画毕的三十把扇子,吩咐张二道:“你立即上街去卖,就说是苏东坡画的扇面,一千钱一把。”

果然,人们一听是苏东坡的墨宝,争先恐后,只半个时辰,三十把扇子就被抢购一空。苏东坡命张二先把欠绸缎商的二万钱连本带利还了帐,然后将剩余的钱给张二作本钱继续做买卖。就这样,一件难办的案子被苏东坡轻易的了结了。

“东坡画扇结案”的故事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杭城的大街小巷。原先,杭州的纸扇只有黑纸扇和白纸扇两种,自从东坡画扇之后,人们也学起来,有的描花鸟,有的描人物,有的描山水。这样的杭扇,不仅可以取凉,又可以观赏,很受欢迎,所以从北宋一直流传到现今,苏东坡可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义举开创了杭州在扇面作书画之风气。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