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亲

 
致父亲
2016-12-27 16:11:28 /故事大全

世界上的父亲都是慈爱的,我的父亲也同样。虽然有些时候也会暴跳如雷,虽然有些时候也会无奈的热泪不止。但他用那不屈的脊梁给了我们安稳的家。父亲是位真性情的人,他用行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他用行动默默地教给孩子怎样做人。

我幸运的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八十年代初,我们家非常贫穷,甚至买袋奶粉都要去邻居家借五角钱。贫贱夫妻百事哀,父亲在爷爷面前也未能抬起头。为了缓解家里的窘境,他做过很多苦力活。比如:种棉花、卖油条、养猪等。

养猪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还算清晰。那年的夏天,梧桐树上开满了紫红色的花瓣。偶尔也会撒落下几朵。我家的猪仔出栏了。我妈似往常一样,给小猪仔准备食物。它们个个精神抖擞,欢呼雀跃着吃着猪槽里的汤汤水水。我爸今天很高兴,因为猪贩子看上了我们家的猪,今天要来提货。不管是怎样的动物,都是自然的生灵。我把一块块玉米面饼子放在了猪槽里供它们吃食。果然,我家的猪仔卖了个高价钱。也许,我们家贫穷的帽子就是从那个时候摘下的。

那个年代,电视是很稀罕的玩意儿,一个队里(一个村子分为几个队)只有一台电视。我们队的电视放在了我们队的对长家里。他每天晚上负责播放。我们几个小伙伴早早的拿着小板凳坐在最前排。那是村人一天里最期待的时刻。《一剪梅》电视剧的播放,主题曲也成为了我儿时最喜欢的歌曲。隐约记得院子里、墙头上、草垛里、房沿边都坐满了人。14寸黑白电视机的魅力在当时是光芒万丈的。不亚于今天的手机、电脑。

我不记得自己坐了多久的小板凳,我只记得父亲忙碌的身影。有一天,晚上9点多,我提着板凳回家,进入院子里,突然看到门口多了一根不粗不细的木桩,感觉很奇怪。父亲微笑着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他叫我:“闺,快过来,看咱家有什么了?”我从小就是个胖丫头,可想而知跑起来是个什么样子。不过,我觉得当时我是飞进屋子的。

一台17英寸的电视机端端正正的住进了电视柜里。这台电视对于我们家来说,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我们家的第一件电器。我原来的幻想可以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拿着遥控器播放我喜欢的电视节目变成了现实。

那个晚上,我唱着跳着,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和欣喜。一向没空的父亲也静下来,看电视剧到12点才去睡。后来的日子里,冰箱、摩托车(父亲骑车的技术很一般)也很快来到了家里。那一年我7岁。

我结束了小板凳的生活,我知道这都是父亲的辛劳换来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如今父亲回忆起来依然说:“那个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一想到孩子就有用不完的力气。”妈妈每天早上都会烙下厚厚的重叠起来的千层饼。给父亲打好包,父亲就出门了。傍晚十分,月芽隐约呈现,我在村口才能看到父亲的身影出现。

父亲是伴着月亮回家迎着朝阳出门的人。可是那一次他却没有回来。母亲焦急地等了一个晚上。一夜未合眼。好不容易挨到天明。快晌午的时候,父亲才打着绷带回家来。父亲右手和胳膊受伤了。母亲连忙把他扶进屋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母亲惊恐地问。父亲说:“装货时从小火车上摔了下来,昨晚在医院来着,没什么大碍。过几天就好了。”

那究竟是怎样的火车呢?怎么会把父亲摔成这个样子呢?我的脑子里连续出现了好几个问号。父亲在家养伤三个月没有出门。母亲每天都要细心的给他换药。那年土坡上的菊花开得非常美,有浅黄、有紫色、有粉红、还有乳白色。我经常拽着他的衣角陪他去观赏。

那三个月应该是父亲生命中最悠闲的日子吧,被母亲养得白白胖胖的。随后,又开始了疲于奔命的生活。

我八岁那年,家里来的客人多了起来。父亲的应酬也多了起来。我记得父亲每天都在炕上准备一桌子好菜,我放学后经常被派去买临村的熟鸡和大饼。小孩子嘛,曾乐此不疲做这样的事。那天街道,那个小卖部,现在想起来,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父亲陪那些人酒足饭饱之后,接下来就是装货装车。父亲的实在给他迎来了跨越式的转变!

在众多的客人当中,一个妖娆的女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拥有中国人传统意识形态中对美的基本标准。浓眉大眼、朱红的唇、粉妆玉砌,永远鲜活的模样。在我家附近门墩上晒太阳的老太太,总是嚼舌头。“哎呦喂,哪来的狐狸成精了!打扮成这样,男人们还怎样干活呢?”村西头的王奶奶阴阳怪气的说着。她到底只有20几岁,漂亮的眼睛里浸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努力不让自己失态。脸颊似天边的彩霞,红一块、青一块的,变幻着颜色。母亲连忙拿出很多糖果去堵住那些老太太们的嘴。她知道这些老人是不能得罪的。

她第一次来我家就得到了不公正待遇,父亲心里很不好受。于是和母亲商量,每个人都准备一套工作服。白大褂、白帽子、白口罩,一切齐全,这样既不会弄脏衣服,也可以免去很多烦恼。她再次来的时候,看到为她准备的这些,她露出了天使般的微笑。

她是某县某冷库的验货员,即便身着白大褂也无法掩饰她给人的那种惊艳的美。从不出门的我,不知道某县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他们的儿话音如此好听。直到若干年后,去冀州上学,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才明白她是这片土地上的人。

直到若干年后,我去冀州上学,我才晓得父亲每天要骑车跑几百里地去交货,然后再骑车返回。这是“穷”逼出来的勇气。所以,我在外地求学的过程中,一天的伙食费定在了1元5角之间。学校发的饭票可以填饱肚子了。总觉得多花父亲一分钱就像啃父亲的骨头,食父亲的肉。节俭将伴随我一生。

12岁那年,我爸完成了他从农民到生意人的转变。他更忙了。杭州人的到来,让我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他们的方言我一句都听不懂。但父亲的信誉使他们完全相信了父亲。我们那三间小屋盛放不了那么多的货。于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父亲不辞辛苦的买地、盖房子。年底,我们有了新家。

父亲总是竭尽所有让我生活的更好,父亲像极了《平凡的世界》里的那些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们。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就是傍晚十分,人们陆续离开了我家,父亲买几瓶啤酒、饮料、花生米。一家人在大院里围坐在一起,谈我的学业、谈我们各自的梦想。父亲最爱说的就是他的发财梦。我们彼此鼓励,彼此努力着!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下一篇:鲜妍的心事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