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梦忆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燕园梦忆
2017-04-26 11:27:55 /故事大全

离开北大已经十多个年头了,一切都象在昨天,一切又仿佛梦忆。

当年第一次踏上京城的土地,正是一个清冷而灿烂的秋天早晨,高楼掩映中印象最深的是街头一片片绚烂美艳的串红。燕园的如诗如画,古色*古香而又平易近人也让我这个乡下的学生忘记了寒伧。其实当时大家都还要靠粮票的补贴,而富家子弟最可炫耀的也无非一个能挎在腰间的walkman而已。

岁月无情而又匆匆,很快就开始了自已埋锅造饭的所谓工作生涯。其间改革改制,下岗分流,医改房改都身临其境。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也都顺理成章。只奇怪当时经常梦见回家的路,而今燕园却常常出现在梦里。柿子林头顶湛蓝如海的晴空,三角地那条银杏树黄叶如蝶缤纷的大道,夕照中西山那一抹黛紫的倩影,未名湖波光里荡漾着的博雅塔,桔黄的灯影里飘摇的校园广播,淅沥春雨中小径旁热闹有致的丁香花……

然而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开始的几年似乎突然的断了联系。后来有工作和家庭的琐务又渐渐地变得慵懒,燕园一直还是在梦里。2006年国庆长假,带着妻儿到北京,终于又走进久违的燕园,到了未名湖畔已然黄昏,风影依稀,只是忽然觉得湖好象变得小了,虽然说不清楚,但感觉却很分明。夜色*阑珊里找到当年的42楼宿舍,只有旁边的那棵大树还隐约可识,通向海淀书城的小角门已经堵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小女生。疑惑中借问一个打开水回来的小女孩这地方啥时候变成女生宿舍了?她一脸茫然而又奇怪地回答这本来就是女生宿舍啊。回过神来想想,可不是呢,这孩子至少也是80后,十多年前北大南墙已经打开,中关硅谷已具雏形,其间变化超乎想象啊。

来去匆匆,一切又重回梦中。然而记忆中的燕园却仿佛越来越远了。

每当电视中,新闻里看到北大的某某教授,老婆总爱问我,知道他幺?结果基本上都是让她失望而遗憾的。然而我想遗憾的不仅仅应该是她和我。记忆中陈章良应该是我知道的最后一位北大教授,年近而立的他当年还号称国内最年轻的教授呢。然而现在所谓教授已然泛滥,不为人知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所以遗憾的还应该有北大,有燕园。中国的大学合并,始作佣者是浙大,随后风起全国。靠联合合并扩大规模而提高知名度的作法,在我们这样高等教育甚至全部教育都比较落后的国度,也不失为一种尝试。然而遗憾的是北大也未能免俗。只不过按我的看法,规模的扩大并没有给北大带来实力的增强。暑假里从安阳返郑的动车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世上已无蔡元培》,让人很有感触。大学由官办并无所谓,让人担心的只是学院的官僚化,学术的钱权化。强壮了肉一体,却渐失了灵魂。

前几天收到《百家讲坛》专致北大校友的一封信,是关于两个在燕园开办的在职博士学位班的招生函。我的信息他们如何得知当然已经不再有悬念,但是如果说其中8000元的报名费,十多万的学费仅仅让我瞠目结舌的话,那幺短者一年,长者二十四个月仅仅一二十次上课就可以拿到确实货真价实的学位却让我有些汗颜了。另外,还有那些家喻户晓的巩莉小一姐们,北大也慷慨地敞开了大门,免试读研。我想免试并不代表免费吧,最少也不要亵渎了蔡校长“兼容并蓄”的思想。所谓“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也许并不都可以视为多管闲事。我想这中间屈尊的到底是哪一位呢?如果是北大的话,那幺可悲的却不仅仅是北大而已!

北大还是值得期待,然而我更喜欢梦忆中的燕园。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潜规则的狗尾巴
下一篇:有关狼猪狗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