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告别“软科幻”

 
何夕告别“软科幻”
2016-12-29 09:49:12 /故事大全

回归之后的何夕,抛弃了言情科幻小说的创作思路,选择在类型化写作上进行突破

按戏谑的说法,何夕是中国最自恋的科幻作家。迄今为止,他创作了二十多篇中短篇科幻作品,其中15篇获得银河奖,几乎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叫何夕。今年,他凭借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天年》再次获得银河奖。

《穿越2012:中国科幻名家评传》将何夕列为中国言情科幻第一人,其早期作品多数与爱情有关:年轻貌美的女孩遭遇离奇意外,一直深爱女孩的何夕挺身而出,解决科幻难题的过程中默默守护女孩。这种偏“软科幻”的作品,被科幻粉丝诟病,认为它们不过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言情小说。何夕却认为科幻元素是无法从故事中简单剥离的,对他来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对科幻文学也是如此。

小说中的何夕高瘦,干净,没有胡须,穿白衬衫,戴黑框眼镜。现实中的何夕微胖,低调,出席活动时礼貌地站在一旁,脸上保持微笑,话不多,但思路敏锐。

身为新生代科幻作家“四大天王”(另三人为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之一,叙事口语化、语言直爽幽默是他的优势。他2003年的短篇小说《伤心者》被奉为中国最好的软科幻小说,屡次被热情的科幻粉丝改编成各种话剧、短片、广播剧等。韩松评价称,“何夕的小说是一流的,是科学、道德与柔情的结合,讲述生命、社会和物理世界的真相及冲突,每每都有出人意料的震撼。”

因此,许多人期待何夕的长篇会在《三体》之后带来新一轮热潮,然而短篇科幻小说的成功却未能延续。沉寂3年后推出的《天年》,抛弃了言情科幻小说的创作思路,特意加入动作、冒险等元素。但其非专业写作始终存在瓶颈,这种未经雕琢的创作模式在短篇小说中尚不明显。而到了长篇小说,结构上的把控不足便显而易见。

《天年》描述了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这一现象在地质时间的尺度上具有轮回性,每一次发生都会带来地球生命大灭绝。在小说开始的时候,新一轮“天年”即将发生,人类为了延续自己的种族,决定采取必要的行动,与之一搏……

客观来看,350多页的篇幅显然过长。甚至有读者评价,“并不是把短篇扩写成长篇,而是把一句话能交代的事儿愣弄出了一本书。”但在硬核科幻粉丝群体中,这本书还是得到了相当的肯定。支持者认为,这些缺点,只是科幻小说难以避免的通病,独特的科幻构思最重要。

何夕承认,《天年》原本计划一本书就完结。后来发现按照总体设定,格局太大,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只好把许多内容放到续作之中。

即便如此,银河奖依旧花落其手。就在《天年》获得银河奖的同时,最佳短篇小说奖颁给了首发于《人民文学》杂志的《巴鳞》。

《三体》之后,科幻老将王晋康、何夕转而创作长篇小说,题材均涉及毁天灭地的末世景象、人类挣扎求生的史诗之旅。然而口碑不一,讨论热度有限。与之呼应的是,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群体在科幻长篇创作上更受欢迎,更多样化。他们的作品或许不够硬,但也许能够走得更远。

文 纪白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