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诱惑 中国人重塑海洋生态

 
海鲜诱惑 中国人重塑海洋生态
2016-12-05 16:27:10 /故事大全

生物多样性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难普及的概念,很多老百姓不明白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保护它。但在保护海洋物种的问题上,这个看似“高大上”的概念瞬间转化成了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海鲜还能吃多久?

中国渔都

5月31日是2016年伏季休渔期开始前的最后一天,零点的钟声刚过,舟山国际水产城已经开门迎客了。这个东海地区最大的渔获交易市场位于舟山普陀区的沈家门,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捕鱼季节每天零点准时开始交易,一直到凌晨5点结束,天天如此。

这个水产城的前身是舟山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来自东海的渔获大都会先运到这里进行交易,再被鱼贩子们发往全国各地,最远甚至会被卖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资料显示,这家鱼市场2015年全年的交易量为66.8万吨,交易额高达100亿元,被当地人称为“中国渔都”,算得上是舟山市一个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

说到鱼市,我曾经参观过日本东京著名的筑地市场,亲眼看到了海鲜是如何从这个“日本渔都”一步步走上日本人的餐桌的。为了了解中国的海鲜市场,我又专程来到中国渔都参观,发现这个水产城就建在码头旁边,主体部分是一幢外表相当豪华的现代建筑,玻璃外墙上挂着凤凰城KTV、水立方精品浴场和伊甸园舞厅的广告招牌,和装修朴素的筑地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交易区位于水产城旁边的一幢低矮的建筑物内,不断有小货车进进出出,看上去很是繁忙。我跟在一辆货车后面走了进去,还没看到鱼就先闻到一股鱼腥味。越往里走腥味越重,同时又闻到了一股厕所特有的臭味,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让人几欲作呕。交易市场的水泥地面不太平整,随处可见一摊摊黑色的泥水,我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可一双鞋还是很快就脏得不成样子,后悔没有像当地人那样穿着长筒雨鞋进来。

走进来后我才发现,主交易区其实是建在一座高架桥的下面,有好几百米长。区内照明不是很好,只能看到一个个黑乎乎的人影。每个摊位前都有一盏小灯,一筐筐新鲜的渔获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我最先看到的是一个批发米鱼的摊点,这种鱼又叫鮸鱼,外形酷似鲈鱼,每条都有十几斤重,可惜颜色不太好看,据说吃起来肉质也略显粗糙,算不上上等海鲜。老板正在为鱼贩子们分装米鱼,每人可以分到七八条。据说今年的米鱼收成不好,收购价涨到了每斤50元,算下来每个塑料筐里的渔获价值都在5000元以上。

没想到,这堆米鱼居然是我在那天晚上见到的体积最大的海鲜了。我在交易区转了一大圈,发现当晚的渔获以虾蟹和鱿鱼为主,海洋鱼类不但品种不多,而且个头也都不大,通常每条鱼也就1~2斤重,鲜有超过5斤的。所有的海鲜全都装在塑料筐里,上面铺着一层冰块,这属于冰鲜的海产,价值仅次于活鲜。但从现场浓重的腥臭味道来判断,这些海鲜已经在海上漂了一段时间了,应该是在距离陆地很远的渔场捕到的。

回想起来,东京的筑地市场虽然也谈不上有多干净,但起码空气里没有那么重的鱼腥味儿,臭味就更没有了。也许是因为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的缘故,筑地市场的交易品种以海洋鱼类为主,经常可以见到上百斤重的金枪鱼,切开的横断面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红光,让人食欲大增。同样都是卖海鲜的,两个交易市场无论是海鲜的品种还是质量都天差地别。

舟山水产城的旁边就是渔船卸货的专用码头,好几艘20多米长的渔船正在卸货。我看到两个年轻人有说有笑地从船上下来,手里抱着铺盖卷,一看就是收工放假准备回家的渔民。从说话的口音判断,他俩都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北方某地的打工族。后来得知,因为渔场越来越远,像这样的渔船经常一出海就是好几个月,可两人携带的行李非常简单,只有一床被子和一个小包袱,真不知道他们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一个刚刚卸完货的小伙子告诉我,今年的收成不好,普遍不如去年,他的船一共运回来60箱虾,估计可以卖1.2万元。不过这不是总的收入,因为很多渔获直接在海上卖给专门的收货船了。由于马上就要休渔,他们反正要回港,于是把最后捕捞到的这批虾随船运回来自己卖。

小伙子皮肤黝黑,满脸疲惫,眼睛里布满血丝,看上去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睡觉了。他就是中国渔民的缩影,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常年在海上作业,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于海鲜的渴望。问题是,他们的劳动经常和收获不成正比,因为海里的鱼数量越来越少、体积也越来越小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渔业的定位说起了。

渔业的衰落

渔业在国外被视为是一种工业,英文称之为Fishing Industry。但在中国,渔业却被认为是属于大农业范畴的,这才有“农林牧渔”的说法。

工业的特点是产能可计划,产量可预期,产值力争逐年增长。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全球渔业曾经历过一段辉煌的时期,但最近这20多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情况不容乐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每两年出版一份《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报告,2016年的报告7月份刚刚出版。根据这份报告,1950年是全球大规模机械化捕鱼的元年,当年全球海洋捕捞业的总产量还不到2000万吨,但此后开始了一段长达40年的高速增长阶段,80年代末期首次超过了8000万吨,但此后便一直在这个数字附近波动,整体水平停滞不前。比如1996年的全球海洋捕捞总产量曾经冲到过8640万吨的历史最高位,但此后却又逐年下跌,2010年甚至跌到了7700万吨。2014年这个数字有所回升,达到了8140万吨,但仍然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这个跌幅看似不大,但是按照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丹尼尔·保利(Daniel Pauly)教授的说法,实际情况远比FAO估计的更糟。他和同事在2016年1月出版的专业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指出,因为各国上报给FAO的产量数据不准确,1996年高峰时的全球捕捞量实际上应为1.3亿吨。随着FAO对统计数据的精确性要求越来越严格,2010年的7700万吨倒是十分准确的,因此全球渔业总产量的实际下降速度远比FAO估计的要大很多,最近这20年几乎是坐着过山车一路狂跌,而不是像FAO报告显示的那样只是走了一段下坡路而已。

如果仅仅是产量降低倒也没什么,问题在于这期间全球渔业的生产性投资却一直在增长。根据《渔业危机》(The End of the Line)一书的作者、英国《每日邮报》资深环境调查记者查尔斯·科洛瓦(Charles Clover)所做的统计,全球海洋渔船的捕捞能力一直在增长,目前的水平可以把全世界所有的海鱼捕捞4遍。其中,延绳钓鱼部分每年新增14亿个鱼钩,新增鱼线总长度可以绕地球550圈。网捕部分也在不停地扩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渔网已经可以装得下13架波音747客机了!

如此高的投入,却换来产量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捕鱼工业前景不算太妙。

那么,作为大农业一部分的渔业怎么样呢?农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畜牧业)的特点是画地为牢,靠资源吃饭,从业者往往收入不高,必须享受政府补贴。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渔业同样面临严重危机。

先看地。畜牧业需要优质牧场,渔业同样需要优质渔场。根据FAO公布的数据,全球海洋渔场有20%已经彻底崩溃,几乎打不出鱼了;20%的渔场严重退化,几近崩溃,必须立即停产才有可能挽救;另有40%的海洋渔场已经达到了捕捞上限,再也无法增加产量了;剩下的20%渔场要么因为各种原因尚未遭到破坏,要么正处于修复阶段,必须假以时日才能重新被开发。

再看资源。FAO把可捕捞海洋鱼类种群分成可持续和不可持续这两个类型,前者指的是捕捞量小于或者等于再生量,可以继续捕捞而不至于影响产量;后者指的是捕捞量大于再生量,如果继续捕捞下去的话,产量只会越来越低,必须立即大幅度减少捕捞量,甚至完全停止捕捞才有可能恢复种群。FAO统计数据显示,处于可持续状态的种群数量占可捕捞海洋鱼类种群数量的比例从1974年时的90%下降到2013年的68.6%,也就是说,目前的全球海洋中有31.4%的鱼类种群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再不出力拯救就完了。如果从增产的角度来看,有90%的海洋鱼类种群捕捞量已经不能再增加了,只有10%有增产的潜力。

总之,目前的海洋渔业既缺少优质渔场又缺乏优质资源,总产量停滞不前的状况似乎已经很难改变了。

海洋是很多穷人谋生的地方,这一点和全球大部分农田的定位非常相似。目前全球每7个人当中就有1人需要靠吃鱼获得每日所需的蛋白质,“粮食安全”的概念在渔业里同样适用。不过,中国人历来重视传统的种植农业,渔业相对而言没那么发达。中国的渔业总产值还不到农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在“农林牧渔”这个中国传统的排名体系中敬陪末座。而且这个占比在最近一段时期逐年下降,最近这10年一共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从2001年的占比10.75%下降到2012年的占比9.73%。

有趣的是,中国人同时又是出了名的爱吃鱼,尤其是海鲜,更是很多中国人的最爱。据FAO统计,2013年中国人均水产品(包括河鲜和海鲜)占有量高达37.9公斤,比1993年时的14.4公斤增长了150%,相当于每年平均增长5%左右。相比之下,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2013年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26.8公斤,比中国少十几公斤;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为18.8公斤,只是中国的一半。

还有一个算法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不算中国的话,2013年世界人均鱼类消耗量为15.3公斤,算上中国则为19.7公斤,中国人把全球人均水产品消耗量提高了29%!

人均消耗量大,再加上中国人口多,使得中国的水产品总消费量高居世界第一位。全球四分之一的鱼都是被中国人吃掉的,总的消耗量比排名第二到第十名的国家加起来都要多。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总产量高达6500万吨。如果只看海洋的话,中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海洋捕捞船队,现有各类海洋捕鱼船19万艘,捕捞能力世界第一。但因为喜欢吃海鲜的中国人太多了,海鲜还是不够吃。更糟糕的是,中国近海渔场捕捞上来的海鲜品种越来越少,个头也越来越小,真正好吃而且个头大的海鲜几乎都是从别国的海域捕捞来的,价格相当高,老百姓越来越吃不起了。

换句话说,海鲜正在变成一种奢侈品,越来越难以登上普通中国人的餐桌了,这一点和全球趋势非常相似。

幸运的是,渔业的衰退只是特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贸易的开放,在绝大部分国家里,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在进步,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甚至提高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那么,为什么独有渔业逆着潮流,不进反退呢?答案就在于渔业本质上既不属于工业也不属于农业,而是一种狩猎行为。捕鱼者捞上来的海鲜不是什么“产品”,而是野生动物。

人是万物之王。如果人类真的用心去捕杀,没有任何一种野生动物能够幸免,海洋中的野生动物们自然也不例外。

人类最后的猎场

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我们的祖先依靠猎杀比自己大得多的野生动物获取宝贵的动物蛋白,并在捕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艺,弥补自身的生理缺陷,终于成为地球上最顶级的猎手,这一点在毛里求斯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这座位于印度洋上的小岛是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绝佳地点,因为该岛直到17世纪之前一直没人居住,处于最原始的状态,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1638年荷兰人首次上岛定居,岛上的动物们这才和人类发生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次会面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岛上特有的一种不会飞的渡渡鸟(Dodo)在见到人类之后的几十年里就被杀光了。资料显示,地球上最后一只渡渡鸟死于1681年,从此这种奇特的生物就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渡渡鸟绝不是人类灭绝的第一种动物。自从人类走出非洲,开始向全世界扩散之后,已经有长毛象、巨型地懒和剑齿虎等等很多种类的大型动物被人类杀光了。据统计,当智人刚刚进化出来的时候,地球上大约有200属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而等到人类扩散到全世界之后,便只剩下了大约100属。换句话说,就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出铁器和火药之前,已经让地球上一半的大型兽类惨遭灭绝。

不过,此前的动物灭绝事件都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而渡渡鸟是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一种大型生物的灭绝,因此这种鸟便成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运动的象征。今年6月份我去渡渡鸟的故乡毛里求斯旅行,发现这个岛的生态环境已经彻底被人类改变了。人类登陆之前的毛里求斯不只有渡渡鸟,还有很多该岛独有的海龟、蜥蜴和蛇等野生动物,可如今它们都被鸡、鸭、牛、马等家禽家畜所替代了。岛上的原始植被更是消失殆尽,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开辟成了甘蔗田,只有一小块自然保护区内还能依稀见到这个岛原来的模样。

换句话说,人类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就把这个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而成的原始海岛变成了物质财富的生产基地,如今岛上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的。

毛里求斯就是人类世界的缩影,地球上绝大部分陆地都是如此,只是程度略有不同而已。于是,今天的地球人已经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大型野生动物了,更别说去猎杀它们,吃它们的肉了。

只有南极大陆和非洲部分地区例外。

南极之所以例外是因为太冷,不适合人类生活,所以那里的野生动物活得不错。非洲大陆之所以例外,主要原因是具备了现代环保意识的人类主动加以保护,并通过发展野生动物旅游赚到了更多的钱。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洲的大型野生动物是和人类一起进化的,它们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学会了躲避人类,这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仅凭这一点即可证明,非洲是人类的故乡。

以上说的都是陆地上的情况,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海洋是人类祖先的禁地,我们无法在水下呼吸,海水也不能直接饮用,所以人类征服海洋的历程要比征服陆地艰难得多。但这点困难毕竟难不倒聪明的人类,我们发明了独木舟、小舢板、远洋帆船、蒸汽机船、内燃机船、破冰船和潜水艇,可以到达海洋中的任何地方。我们还发明了鱼钩、渔网、地笼、声呐、电棍、毒药和炸药,游得再快的鱼也逃不掉。

于是,海洋野生动物逐渐笼罩在了人类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再难逃脱。渔民们先从最有经济价值的野生物种开始抓起,于是鲸最先遭殃,几种价值很高的鲸类几近灭绝。之后渔民们又开始捕捞鲨鱼,只是因为鱼翅可以卖大钱。就这样,海洋中这两种体型最大的野生动物几乎要被人类捕光了,于是渔民们又盯上了体型稍小一点的物种,比如鳕鱼、金枪鱼、三文鱼、沙丁鱼、大小黄鱼、大龙虾和海龟,把这几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海洋物种逼到了灭绝的边缘。

陆地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正在海洋里再次上演。

我们的祖先是吃着陆地上的野味长大的,今天的人类所能吃到的野生动物则几乎全部来自海洋。要想真正理解海洋渔业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把海鲜想象成野生动物,把渔民想象成猎手,把海洋想象成人类的猎场,而且是人类最后的猎场。如果这个猎场再被毁掉,那么未来的人类将生活在一个没有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只剩下城市、农田和牧场。

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发生了会怎样?我说不好,但我们喜爱的“海鲜”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肯定的。本期专题通过走访中国沿海渔民、海洋科学家和官员,试图弄清一个所有美食爱好者肯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海鲜还能吃多久?

文 袁越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