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沉重及思考

 
“越南”的沉重及思考
2016-12-05 09:56:30 /故事大全

刚刚公布的普利策获奖小说《同感者》(The Sympathizer),讲述的是一个无名男间谍的故事。背景横铺“越战”的那段岁月,以及后来主人公到美国的经历。双重身份,两种文化,背负着两个世界的沉重以及自身矛盾。它的人性挣扎体现在:这不是让一个人在正确与错误之间选择,而是在正确与正确之间选择。正如小说第一句话所写,“I am a spy,a sleeper,a spook,a man of two faces”(我是一名密探,一个沉睡者,一个间谍,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男人)。而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对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所写《隐形人》(Invisible Man)的致敬。

《同感者》中其实有很多这种凸显作者英美文学深厚功底的段落,也让人感受到很多亚裔移民的一种逆反性刻苦——愈不来自那个国度,愈要对那个国度的文化达到一种理解性熟知。这种刻苦也体现在小说主人公的观点。在小说前半段主人公说非常愤恨美国人认为越南人英语都不是很好的这种偏见,于是他偏偏说着一口通过电话会以为他就是美国人的流利标准英语。

普利策奖小说类,在美国文化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全美文学青年最向往的一个国内奖项。众多美剧中都不时浮现正在思索的文艺青年对于这个奖项的崇拜。《欲望都市》中,专栏作家Carrie有段时间交了一个同为作家的男朋友,两人就曾互相调侃有朝一日获普利策奖。

这本最新获奖的《同感者》是越南裔作家Viet Thanh Nguyen的长篇处女作。然而,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去年刚出版的时候,却没有引起多大轰动,无论是《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还是《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都没有提及,著名知识分子杂志《纽约客》也只是花了一个很小的版面来谈论它。但是上周其获得普利策奖以后,各路媒体、评论家都开始密集关注这本书。相信它的销量也会得到一个大的攀升。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本小说是值得看的。虽然刚开始看头几页的时候,会产生那种阅读《瓦尔登湖》时因大段议论而滋生的一股“难以下读”感,但是随着愈见深入,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后越南时期、充满越美文化交汇与矛盾以及身份质疑的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精彩的,作者经过长年思考有种从容和深刻。

书名The Sympathizer,翻译过来或许可以叫《同感者》,取汉语中“深有同感”之意。而读完整部小说,方才知书名的意思或许是对主人公双重身份、矛盾思想所产生的一种理解、同感或同情。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法越混血。而作者本人也出生于越南的邦美属市(Buon Me Thuot),1975年以难民身份去到美国,目前是南加州大学的副教授。Viet Thanh Nguyen在《卫报》的一篇采访中声称,在西方,如果有色人种(包括亚洲人种)为白人受众写书,这种书会很快卖出去并能得到很多家出版社的兴趣。可是,他自己却并不想写这种书。而纵观整个文本,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的这种论述是正确的。这真的不是一本亚洲人为西方受众写的那种哗众取宠卖弄东方元素的书。普利策奖的颁奖词形容《同感者》是一部“有层次的移民故事,用一种讽刺的、忏悔的语调被一个双面人进行讲述”。其实这种双面性恰恰也是所有移民所共同迷恋的一个话题:当不远万里来到此国,他们都曾破釜沉舟抛弃当初身份;但是,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很多人继续迷茫;过去的自己已经丢失,而将来的自己,却似乎怎么样也没有到来。

《纽约时报》4月2日一篇书评的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双面性”:代表热带的棕榈树——越南和主人公随后移民的南加州都有棕榈树;以棕榈树为分界点分割新旧两个世界,一边是战火纷飞的越南,一边是阳光普照的加州。一个亚裔男子站在这幅画面中界点的棕榈树下,他的脸,也被棕榈树干分成了两半:一边是黄种人面孔,一边是白人肤色。

这也是小说中主人公的政治信仰和他的个人忠诚产生激烈碰撞所带来的某种思考,而小说文本也时时体现这种冲撞:

“美国人总喜欢和人双目交视。”将军说,“特别是当他们在背后捅你一刀的时候。”

这也带来了这部小说的另一亮点:解释了很多东西方之间长期存在的一些误解和偏见。比如主人公对美国可以说是一种爱恨交织的情绪。他觉得这个国家充斥着和“超级”(super)有关的词,超级市场(supermarket)、超级高速公路、超级杯(the Super Bowl)……过于自大。

Nguyen在一次采访中称,主人公“和他截然不同,但情感上,他们又很相同”。这也是当一个作家的一种乐趣,可以将自身情感,寄寓在不同人物身上,而那些人物,和他自己又不甚相同。这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掩饰性逃避。最大限度上的暴露和最强力量下的遮蔽。

这部小说的另一特点就在于它的“虚构性”似乎不是那么强。前面已经提及,在读开始部分时,大段议论几乎让人怀疑它的文体。往后发展,人物、情节,仿佛才依稀浓烈起来,但也绝不像欧美很多畅销小说那样跌宕起伏。然而,这恰恰是作者追寻的一种境界。大半生从事“学术写作”的Viet Thanh Nguyen,一直没有放弃他的文学野心,然而,学院派出身的底子也让他的文笔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徘徊。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文风或文体本身,就是一件极有弹性的事。在这本小说中,我们似乎可以瞥见Nguyen在学者和作家身份之间的分裂、重组、调和。

值得一提的是,《同感者》也加入了些许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的元素。在这本书里,Nguyen质疑时代,质疑统治阶层,质疑政治,也质疑美国。在他们离开越南之前,主人公不禁想: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会是怎样的?生活在一个非腐败和懦弱政权统治下的国家,是怎样的?而生活在一个不需要美国从指缝中流出微小援助的苟延残喘的国家里,又将是怎样的?

多雨炎热的越南,又刚好身处那场战争。一切都是复杂的,一切也都是沉重的。作者将这种复杂和沉重,时代化石般烙印在这部小说。文中很多对于战争场景惊人细节感的描述会让没有经历过的人更加直观地感受那段历史。也正因为此,读这部小说,总让我想起莫泊桑的作品。同样是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反而选取细节进行刻画的文本,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细节并非琐碎。细节更加宏大。也更令人动容。

“越战”总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痛点。也正如菲利普·卡普托(Philip Caputo)在这部小说的一篇书评中称:“作为超级大国的一员,我们始终似乎把‘越战’看为一场属于美国自己的闹剧。”但是,这部小说似乎让他们思考和正视,“越战”对于越南人带来的伤害和命运扭转。正如《同感者》的作者曾说过的,在美国,大多数人似乎总嚷嚷着“越战”中死了5万余美国士兵,但是,这场战争却是牺牲了数百万越南人。

文 张月寒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