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下岗潮将至?

 
新一轮下岗潮将至?
2016-03-28 11:06:02 /故事大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的五大任务,其中“化解产能过剩”高居首位。考虑到去产能带来企业的关停并转,尤其是大量国有僵尸企业将被清理处置,国有企业新一轮的下岗潮或许难以避免。

长期大规模投资带来的严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急迫的挑战之一,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以化解产能过剩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这也基本上意味着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去产能都将贯穿始终。去产能的攻坚之战,从2016年才算刚刚打响。

对于处理中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国内基本上已经形成较大程度的共识,那就是必须加快市场出清的速度,如果对于清理产能过剩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中国经济将会很难真正见底,而只有彻底实现了市场出清,中国经济才可能以更健康的方式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甚至愈演愈烈,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政府行政力量对于经济运行过度干预所致。政府为了避免短期经济增速下滑而加大投资力度,成为产能过剩的重要源头,而在产能过剩已经很严重的局面下,地方政府为了税收、就业和维稳等需要,对于大量已经亏损累累的企业继续输血,从而造就了大量的僵尸企业。一旦离开政府的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这些僵尸企业就难以存活。

僵尸企业的大规模存在,不仅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挤占了宝贵的信贷资源,这些信贷资源原本应该流向更有活力的中小企业,但是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国有僵尸企业而导致信贷资源错配。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是最近两年来中央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经过多种努力依然效果不彰,很大程度就是被僵尸企业所累,僵尸企业长期挤占信贷资源,不仅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也将坏账风险传导至金融系统,为中国经济埋下巨大隐患。

2015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开始对清理僵尸企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2015年1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清理僵尸企业列出了时间表:对不符合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在2015年12月初的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李总理表示:要下决心选几个产能严重过剩的领域“下手”,争取用两年多时间,花更大力气对旧动能进行改造升级。

这大概算得上近年来政府对于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所做出的最严厉表态。如果说政府终于开始真刀真枪清理僵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可能就在于失业问题。我国大量的僵尸企业虽然自身已经没有造血功能,完全依靠财政补贴或者银行信贷予以维持,但这些企业在客观上还是为很多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一旦这些僵尸企业被关停,依附其中的大量国企员工可能将不得不下岗。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当时大约3000万国企员工因此下岗,这一波下岗潮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史上的重要事件,至今仍然深刻停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之中。这一次对僵尸企业的清理是否会带来新的大规模下岗潮,无疑会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就曾在2015年11月公开表示,因为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中国将迎来第二轮下岗潮。

上世纪90年代的产能过剩和国企改革的背景和今天有相似之处。当时也是因为大规模投资和信贷投放导致产能过剩,国有企业陷入大面积亏损,加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叠加,使得中国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今天的中国经济也同样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不同之处在于,上一轮危机爆发之时,中国经济其实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加入WTO的红利才刚刚开始,房地产的黄金年代还没有降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远远没有得到释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之后,中国经济很快走出低谷,但是这一次面临的局面显然比90年代更加严峻,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在逐步下移,曾经的人口红利、国际贸易红利、房地产红利也都难以为中国经济贡献力量,中国经济的回旋空间并不宽裕,在这样的背景下清理僵尸企业,对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在力度和时间上可能都会超出预期。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望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经济过去以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创造就业的能力并不强,大量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不了太多的就业。按照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一般能够保持2%以上的增长,基本上就不用太担心就业问题,而中国经济则必须保持“7上8下”,才能够确保就业市场的稳定,这就使得中国经济陷入怪圈,为了维持就业市场的稳定,就必须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速,而为了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就必须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而这种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其实又是一种就业弹性极低的模式。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而以就业弹性更高的模式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才会更加从容,不至于为了维持就业水平强行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人为维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一方面是不可持续,同时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如果说上一轮国企改革带来的失业潮最终还可以寄望于后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来解决,那么这一轮可能就只有寄望于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来找到出路。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此前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极大挤占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在国有僵尸企业被清退之后,中小企业有望得到更多的资金扶持,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一向强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此弥补僵尸企业倒闭带来的就业空白。

如果说中国经济今天面临的产能过剩的积弊是因为政府过多介入市场所致,那么,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去产能运动,也需要警惕同样的问题。一旦政府高调决定去产能,行政力量很可能会过度干预去产能的进度,而不是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决定哪些僵尸企业的关停时,最终可能是政府来做出决定,而不是市场之手来自行决定,这可能会使得去产能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政府更多的力量应该集中做好善后保障工作,比如对于去产能可能带来的下岗潮,政府可以对倒闭企业的下岗员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及加大下岗员工的再培训和再就业力度,尽量减少因为去产能带来的失业冲击,某种程度上来看,政府对于下岗员工的资助,其成本远远小于对僵尸企业无底洞式的补贴。

主笔 谢九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