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低估的人民币

 
不再低估的人民币
2015-08-19 05:51:33 /故事大全

7月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重申了人民币不再低估的论断,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且是有史以来第二次。去年IMF刚刚宣布按购买力平价(PPP),中国GDP超过美国。在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情况下,何以一年中人民币PPP下降了40%?有关人民币汇率,将是中产者面临的,比股市泡沫更大的一个考验。

对人民币之所以不再被低估,IMF有着严谨的论证。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处于升值轨道,2006至2014年间,年均升值幅度达到5%,其中2014年升值幅度为3%。到2015年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比2014年的平均水平又升值11%。IMF通过EBA模型和专家评估得出,2014年人民币平均实际有效汇率大约低了3%到12%,此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似乎还高于经济基本面所对应的汇率水平的变化。正因为此,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再被低估。

全球货币进入了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自去年7月始,美元开启了本世纪以来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上涨周期。一年时间,美元指数自80点涨至98点,且在高位稳定下来,没有像此前的多次反弹,摸高即折返。人民币紧盯美元,也成为最强势的货币之一,今年3月,实际有效汇率甚至成为升值幅度最高的货币。纵观全球,只有美国和英国、中国和印度绑定在这个货币第一集团,绝尘而去。此外,无论是资源出口型国家巴西和澳大利亚,还是工业品的主要出口国日本和韩国,还是以服务业为导向的泰国,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货币均压力重重。

2014年IMF宣布中国GDP超过美国,是基于2011年世界银行提供的3.506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数据。世行国际比较项目,其统计数据来自2010年,这意味着人民币PPP并非一年下降了40%,而是在5年中逐步回落,并与美元此消彼长的结果。当世界银行公布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之时,经济学界曾有一个巨大的困惑,按照经济学理论中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应该也上升越快。当贸易产品部门,也就是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由于工资水平有平均化的趋势,在贸易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会引起非贸易产品对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可中国却相反,中国制造虽席卷世界,非贸易产品中的人工价格却一直低廉。不过,困惑止于2011年的统计,此后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以远超预期的速度,一步到位式上涨。

人民币的被低估曾经给予央行充足的调控空间,使其能通过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虽稀释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却又为货币的缓慢升值所抵消。经济增长至少未损害国民的福祉,外升内贬过程中,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虽被消蚀,在海外却形成了巨大购买力。而一旦人民币有效汇率被高估,调控的逻辑将完全逆转。实际上,中国经济当前的减速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高估造成的。高估的汇率挤压了出口,导致可贸易程度高的企业不盈利,使得投资者把越来越多的钱转而投资到房地产和证券等虚拟资产。而一旦人民币加入了IMF特别提款权,货币当局恐怕不会再为高价人民币托底。

一旦人民币开启贬值周期,企业复苏可期。可对于绝大部分金融资产以储蓄方式存在的国民,无疑将是一场悲剧的开始:对外,货币贬值意味着购买力缩水;对内,货币贬值的另一面是资产价格上涨,是贫富差距扩大。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最近发表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