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者罗隐

 
狂者罗隐
2015-09-26 18:43:27 /故事大全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罗隐《黄河》

人们谈起晚唐诗人罗隐,一般会说两件事:一是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二是他诗才高而相貌奇丑。据说曾有某位名流之女,读了罗隐的诗,很是倾慕,想嫁给他,然而见了他的尊容之后,马上就打消了念头,还自此连其诗也不再读了。

这真是令人沮丧。另外,罗隐的狂傲在当时也是出了名的。《五代史补》说罗隐因为狂傲而被公卿大臣厌恶,遂屡屡不中举。关于罗隐的落第次数,有的说是10次,有的说是6次,版本不一,但都很多。

尽管当不了官,但罗隐还是很有名气的。有一次他去见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将到对方的地盘时,先写信给罗,称之为“侄”。罗绍威的手下非常生气,跟他说,“罗隐一介布衣,竟敢称大王为侄?!”不料罗绍威不以为忤,说,“罗隐名动天下,那么多王公大臣他都瞧不上,如今竟然肯来我这里,还视我为侄,这是我的荣幸啊!你们不用多说了。”然后到城郊迎接罗隐,见面就拜。罗隐也不客气,坦然受之。分别时,罗绍威还赠给这位“叔父”百万钱。

对于罗隐的诗句,我们绝不陌生,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再如“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从诗艺的角度看,这副名联不免有“合掌”的嫌疑,即一联内的两句意思雷同。不过瑕不掩瑜,这两句道出了世间某种普遍的无奈,是以传诵至今。

当然了,还少不了《赠妓云英》:“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这是罗隐赠给妓女云英的诗,背景是他十多年后与云英重逢,云英依然混迹风尘,却见面就笑他怎么还是布衣。诗里提到“掌上身”,说明云英的姿色保持得很好,可饶是如此,仍然没有嫁出去,而自己也没有在科举上获得功名,可能大家都是不如人罢。诗虽小,感慨却不小。“可能”二字是反语,更是一声叹息,罗隐其实并不认为自己不如人,至于为何没有功名,这首《黄河》可视为他的解答。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阿胶有澄清浊水的功能,罗隐却说不要把阿胶倒进黄河里了,这是徒劳的。为何徒劳?“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意思是说,黄河能直通天上,是因为它“曲”;河水在源头处,就已经浑浊不堪–黄河并非出自昆仑,此处的昆仑代指黄河源头。这两句表面说黄河,其实暗指当时朝政不清,平民想要地位上升,需要使用不正当的手段。

“高祖誓功衣带小”,用了汉高祖的故事。汉高祖平定天下后跟功臣们发誓:要等到黄河像衣带那般小,你们的爵位才失去–黄河不可能像衣带那么小,刘邦的意思是你们的爵位永远不会失去了。此处暗指既得利益集团牢牢把控社会资源。“仙人占斗客槎轻”,仙人喻指当权者,所谓占斗,是用步法导出星辰的方位。这句是说,那些攀附权贵之人纷纷得以飞黄腾达。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传说黄河500年一清,“河清”比喻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罗隐干脆说,三千年后都不必劳驾黄河来报太平了,因为河水不可能会清。

这首诗句句在写黄河,但句句如刀,刺向当时的政治环境,写法巧妙,的是好诗。罗隐科举失意,未必全是政治的原因–敢于傲视权贵的人,大概在哪个时代都很难得志,然而这恰恰体现了士人的可贵。诗不是史,罗隐此作不能等同于晚唐的政治现实,然而狂者痛笔,尤其是衰乱之世的这种激响,最可警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极具倾听价值。

文 邹金灿 编辑 郑廷鑫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