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信陌生人

 
只信陌生人
2015-08-20 07:54:56 /故事大全

朋友圈似乎是互联网最安定和谐的净土,有人在晒加班,有人赞美工作有意义,彼此的评论彬彬有礼,连玩笑都开得很有分寸。这不难理解。微信经营的是现实中的关系,每一个联系人都有交情,这代表我们社会化的一面,但是又有点“假”–我们不想被社会看见的那一面放到哪里呢?

熟人建立起来的关系,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关系为了特定的功能而服务。“他是什么角色?”“我为什么要维护这段关系?”“跟他交往对我有哪些好处?”我们翻手机通讯录,对着上面大多数名字,都可以找得到答案。

这样好不好?有好处,把人际关系当成一堆有用的东西来经营,提高效率,增进利益。但也有代价,这堆东西因为有了价值,我们就不太敢轻易损失或者折腾它。于是产生了负担。人际关系有价值,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人们同样需要“无价值”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陌陌”会有市场。

陌陌有点像当年的OICQ。我还记得十几年前,没什么比OICQ更好玩的东西了。可以在网上认识各种各样的人,除了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之外,最好玩的就是完全不用负责任。什么话都可以聊,反正彼此不认识,这辈子也不会产生任何现实的联系,说不定都不会再聊下一次,聊得不爽随时拉黑。这种随便聊的快感,带来过很多次尽情尽兴的交流。

正因为和现实没有瓜葛,网上的萍水相逢倒让我认识了好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这是个悖论:因其不重要,反让它格外重要。我们太注重各种“有用”的关系了,却很少为“怎么样都行,随便聊聊就好”的关系留出空间。

过去常见的例子是长途火车。两个旅伴一路聊下来,越聊越热乎,最后恨不得磕头拜把子。他们不是出于任何工具性的目的展开这次聊天的,只是无聊。天知道从前的绿皮火车有多磨人,尤其是硬座,你不找点办法打发时间,那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简直撑不下来。那时又没有手机和iPad,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聊天!这其实就是原始版的OICQ。

萍水相逢,永不再见,功能就是“打发时间”。这种设定下,双方反而容易谈到心底真实的想法。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总会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部分,但随着朋友越来越“有用”,我们就越来越没人可以倾诉。

所以陌生人始终是互联网的一大魅力。在“人脉”和“圈子”之外,总会有一些产品帮助我们认识“毫不重要”的人,它解决的是一个没有价值的需求:打发时间。打发时间有什么用处?一点没有。但如此没用的事反而是这个时代的“刚需”,因为人生太漫长,而我们无法倾诉的秘密又实在太多。

我的一个朋友刚托我帮她找一个“没有现实交集”的靠谱朋友,交换微信,干什么呢?不约炮,不微商,就是单纯的聊天。她已经三十大几了,社交资源远比我丰富,但她还是找不到人聊天。她可以找人谈感情,找人谈业务,找人谈股票,找人谈孩子升学,但她就是想找陌生人聊天(所以微信可以一统天下,但它还是无法取代陌陌)。当然,这位朋友让我蛮惊讶的,因为我知道她的工作有多忙,忙成这样,她居然还惦记找人聊天,而且还这么理直气壮地忽略了我。我安慰自己:这说明我们的关系对她来说,还“有用”。

文 李松蔚 编辑 翁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