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的一小时导师(2)

 
你好 我的一小时导师(2)
2015-08-09 18:07:37 /故事大全

“慕课”是MOOC(大型在线开放式课程)的中文名。从果壳网孵化出来的慕课学院如今已是中文互联网最大的MOOC课程点评讨论社区,在这里能找到世界上一百多个海内外大学的三千多门课程。美国最大的MOOC平台Coursera也被嫁接在这个产品中。

两年前,为筹备慕课学院,姬十三去清华学生宿舍住了几天,和化工系男生卧谈、上课。少年们很踊跃,拉着他问东问西–搞学术还是找工作?去外企还是考公务员?实习该花多少力气?

这次田野经历让姬十三备感意外。“本来想研究怎么学,却发现更重要、更底层的问题是为什么而学。这个没解决,就只能平均用力。”可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他也没想好。直到去年,随着Uber、Airbnb这些硅谷明星公司的崛起,共享经济的概念变得炙手可热,并加速在中国落地。风口似乎到了。

姬十三起初提出“在行”模式时,在果壳网内部引发了巨大争议。“人情求助式交谈”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场景,但这个场景能否变成商业模式,人们会不会为此付费,是个大大的问号。

2014年9月立项后,姬十三花了3个月做实验。他通过微信发文章,邀请大家来约见各路达人,条件是通过支付宝先付费,价格在几百元左右。这个“简单、粗暴、直接”的流程打动了很多人,果壳的核心成员都被约见了一次。实验成功了。

“一对一咨询”是“在行”早期的宣传词,后来这个说法被变更为“经验交谈”。“咨询”这两个字,姬十三认为太不性感。在他心中,“在行”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保证答疑解惑,尽力出谋划策,但不一定解决问题”。

国内类似的一对一分享平台几乎都从2014年开始发力–“8点后”主打职业远程培训,紧守线上。“会会”同样瞄准职场,但更强调社交属性。

2015年6月,“在行”上线3个月后,姬十三发文阐述这个产品的初心、探索和愿景–“只有到共享经济盛行的今天,奇迹才能发生:利用社会化众包完成对普通人的迷津指点……这是‘认知盈余’理论的又一次印证。”

“认知盈余”是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同名书籍中提出的新概念: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这本书的台湾译本有个更加活泼直白的名字,叫作“下班时间扭转未来”。马化腾为之作序,在这位中国最著名的产品经理看来,“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

在美国,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范例。而在中国,强媒体属性的微博、以兴趣集结用户且精英气质浓郁的豆瓣、果壳、知乎,也都是“认知盈余”的产物。

“在行”试图将这个充满洞见的理论推向极致。当“什么是记者”这样的公共问题可以自行求解时,“我生物系毕业,想当一个记者”这样个性化、需要大量信息互换的问题,就只好求助于经验海洋中某些盈余的认知。回想起清华一游,姬十三觉得,如果当时有化工系的前辈来指点那些歧路彷徨的年轻人,效果会更好。

“在行”目前的行家数目超过1500人,话题分为8类,总量超过2000个。最热门话题前三名是职场职业、互联网,以及创业投资。和兴趣、技能比起来,职业类话题更符合刚需,更切中痛点,这也是和“在行”类似的经验分享平台“8点后”以及“会会”专注于职场的原因。互联网和创业话题则是顺势而为,也是“在行”希望在早期主攻的细分人群。

体验完头两单后,王际洲又陆续约见了新浪微博前招聘经理吴威、京东前高管徐雁翱等8位行家。鉴于他曾经的创业经历,多数行家都认为他更适合去小公司当个多面手,而不是去大公司当颗螺丝钉。

回顾这10次约见,王际洲写下一篇四千多字图文并茂的体验报告。文章在虎嗅网首发,随后被网易、腾讯、搜狐等几大门户转载。之后他又注册了一个知乎账号,把这篇长文放在问题“如何评价果壳网新项目‘在行’?”下面,获得了280个“赞同”。这个数字甚至超过姬十三的回答,排在第一位。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不死之城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