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社保基金错失“牛市”了吗(2)

 
万亿社保基金错失“牛市”了吗(2)
2015-07-04 06:50:00 /故事大全

随着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展,全国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一直都不错。数据显示,至2014年末,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558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36%,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2.42%)5.94个百分点。

和全国保障基金在中国金融市场大显身手相比,地方社保基金似乎被困在了“牢笼”。按照规定,地方社保基金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投资都只能得到“无风险利率”,风险低,必然收益也低,中国的通货膨胀速度足以将其蚕食。

但是,严格限制地方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也“事出有因”。

到底多少钱能投?

国家之所以对地方社保金的监管如此严格,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社保基金的分散。目前,我国对地方社保基金主要是省(直辖市)、地级市和县“三级统筹”,除少数直辖市和地级市实现了省市级统筹之外,社保基金的统筹层次大多数仍停留在县、市一级。所谓统筹,在很多地方只不过是下级行政单位把部分当年收上来的社保基金交到上级作为“调剂金”而已。

地方社保基金的统筹层次较低,这是中国社保体系大多数弊病的根源。太分散的统筹很可能导致基金管理的混乱,更有被挪用的潜在危险,遑论进行规范化的投资。

这些年,随着地方社保基金的增长,各种挪用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2006年,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在内的当地官员陷入我国截至目前最大的一桩社保弊案。在上海社保案爆发的2006年,一份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但至2005年底,仍有10亿元没有回收入账,其中还不包括上海社保弊案的被挪用资金。

在这些弊案中,不少案件的基本框架都是社保资金被内部人士挪用炒股,或者投资于其他资产。作案者希望在被发现之前“回本”,即悄悄退回本金,自己获取收益,但实际情况是,投资失败占多数,大笔社保资金血本无归。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央政府必然对地方社保资金严加监管。近年来,中央主管部委对地方社保基金的管理几乎是“高压式”。《南风窗》记者发现,在财政部、人社部(前劳动保障部)等部门的通知中一直反复强调,除按规定预留必要的支付费用外,(地方社保基金)全部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在国家做出新的规定之前,一律不得进行其他投资。”此外,“违反基金管理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字眼随处可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保障基金除了购买国债之外,还可以投资于金融债券等风险较低的债券,而地方社保基金则几乎是“一刀切”,除了存款和国债之外,其他都一律不得投资。

实际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目前我国基本没有关于地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正式法规,而关于其投资标的限制不过是一些行政规章或者部门通知来规定的。相比而言,全国保障基金则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法规明确规定了其投资渠道。对此,有业内人士对《南风窗》记者评论说,国家对地方一些部门并不信任,“一刀切”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如果对社保基金立法,那么地方反倒可能寻找法律漏洞,钻空子,乱投资。

不过,除了国家的严格限制外,地方社保基金到底有多少钱也是个大问题。

今年5月底,人社部发布的《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645亿元。近年来,公众都把关注点放在了社保基金特别是其中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结存”上,因此,不少人对“万亿养老金”躺在账上坐等贬值提出了质疑。

但实际上,这个“结余”并非真金白银的可投资资金。曾长期关注社保基金改革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南风窗》分析说,“结余”是一个全国各地的“总结余”,是统计意义上的一笔资金。实际上,“3万亿”被分割到了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没有人有能力把它们集中起来进行投资。

此外,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我国的社保基金是现收现付制,“今天收了明天就要用”。实际上,一些省早已是赤字,很多省是刚好持平,所谓账上的结余可能只是为了好看。“把年底结余的钱投到别处,明年不够发养老金怎么办,哪个地方官有这个胆?”董登新认为,地方社保基金的“万亿存量”可以投资,这是大家的认识误区。但中央级的全国保障基金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这笔基金是一笔实在的、统一管理的储备,具有拿出去投资的现实基础。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