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红精灵”广告

 
另类的“红精灵”广告
2016-12-30 11:00:36 /故事大全

不幸悄然找上门来时,她只有两岁。

那年的9月,正是秋忙时节。为了抢收庄稼,父母把她单独留在了家里。等到中午赶回时,母亲突然发现她的小脸通红,呼吸急促。探手一触额头:天,像火炭一样烫!

是发烧,不碍事。急匆匆地抱到村里的小诊所,医生给出了这样的答复。但就是这个看似寻常实则可怕的答复,几乎毁了她的一生——此后的一周,她持续高烧,咽喉肿痛,从早到晚“哇哇”地哭叫个不停。父母慌了神,忙抱着她赶往县医院就诊。经检查,被确诊为延髓型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因发现过晚,病毒已严重侵害了颅神经和循环中枢……

下肢完全瘫痪的她不能出去和小伙伴们玩,也无法上学,每天能做的事便是卧在床上看奶奶剪纸。她的家乡,是著名的旅日侨乡方正县。方正剪纸起源于清代中叶,而她的奶奶,则是百里挑一的“剪花娘子”——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眨眼工夫便能剪出生动活泼的鸟儿羊儿来。

奶奶,我也要剪。她看得新鲜,一把抢过了奶奶手中的剪刀。

方正剪纸,被当地人称为“红精灵”。老一辈人剪纸,只是为了打发日子,消磨时光。但谁也没想到,在她的手中,一把小小的剪刀,竟剪出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10岁那年,心灵手巧的她已能剪出奶奶所能想到的所有花样:窗纸、门神、牛羊、百花,样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亦被街坊们称为“小剪花娘子”。

仿佛一转眼的工夫,她18岁了。一天,正在看电视的她突然大叫起来:爸,妈,快来——

父母以为女儿又从土炕上摔了下来,急忙跑进屋。谁想,她手舞足蹈地说:我要办一所“炕头剪纸学校”!

方正人个个都会剪纸,还用你教?再说,你又没上过学,怎能教得了别人?面对父母满眼的疑惑,她信心满满地答道:这不用你们操心。现在咱家里活不多,爸,求你去县城里给我贴广告,行吗?用不了多久,我肯定能赚来钱。

架不住女儿的再三央求,父母答应了。

父母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贴出了数百份广告。正如父母预想的那样:半个月过去,根本没有一个人来报名。也是,你剪得再好,也不过是一张纸罢了,变不成钱,想让人花钱来学没用的手艺,难!

丫头,别折腾了。就算再难,爸妈也会照顾好你。听着父母的劝说,她笑了,又提出个新想法:爸,求你把咱家那间空屋子粉刷一下。对了,再做一块匾,写上“红精灵”三个字。

父母无奈,只好照做。就在粉刷一新的“炕头教室”空置了三个月后,一批又一批的学艺者竟纷至沓来。看着父母惊讶的神情,她这才道出天机:几个月前,她从电视上看到方正剪纸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正积极向国家文化部申请将方正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与此同时,她的剪纸作品《渴望飞翔》也在县剪纸作品艺术展上获得了金奖。

此后,一把剪刀剪开了财富之门。2008年,她应邀出席了“世界文化博览会”,由她创作的两幅作品吸引了无数参观者,当场拍出了2000元钱一幅的“天价”。接下来,方正剪纸名声大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邀请她和当地剪纸艺人进行交流和表演。仅在2010年,由她的“红精灵炕头剪纸学校”创作的千余幅作品热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被国外展馆收藏的就有300余幅,学员年收入均突破了5万元。

她成功了。她的名字叫刘海燕,她的身份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而今,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的身体在床上,我的梦在天上,我要带着美好的梦飞翔……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