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替僧的故事

 
光绪皇帝替僧的故事
2016-12-30 10:54:23 /故事大全

话说在京城北河沿,坐落着三座大喇嘛庙,其正中一座叫嵩祝寺,规模最大。嵩祝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蒙古活佛章嘉呼图克图所住的寺庙。咱先不表这座喇嘛庙如何如何,单说在这座庙里修行的大喇嘛智慧大法师,大法师姓鲍,名天华,字文亭,蒙古族人氏,清宣宗道光元年生于连山驿以西上三角城子。文亭生来不幸,三岁丧母,十三岁丧父,此时文亭决定出家,脱离红尘。他历尽千辛万苦,只身徒步来到京城嵩祝寺,投奔蒙古章嘉活佛,至此在嵩祝寺潜心修行,直至升为札萨克达喇嘛。

等到光绪元年同治皇帝驾崩,4岁载湉入继为帝时,鲍文亭大法师——札萨克达喇嘛在京城已经名气大振了。光绪十三年,光绪亲政,鲍喇嘛被光绪帝亲封“替僧”。这替僧是干啥的呢?这要往回追溯一千年以前,话说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大力提倡修建寺院,而且曾经三次脱下龙袍,穿上僧侣衣服,在寺庙焚香礼佛,高坐讲经。后来,皇宫大臣们怕梁武帝在寺院呆久了误了国家大事,便给皇上出了一个主意,找一个法能高尚的大师,代替皇上出家住寺,把皇上替回来。梁武帝认为此方法可行,便应允了。梁武帝便找了一个与他年岁、相貌、生辰八字都相符的大法师,替换他出家住持,梁武帝照常在皇宫打理朝政。话又回到光绪亲政时,光绪皇帝想选一名替僧,替他出家住持。最后首选了嵩祝寺的智慧大法师——札萨克达喇嘛做皇上的替僧,因为鲍文亭在嵩祝寺和京城里威望极高,一表人才、相貌堂堂,熟知佛理佛规,崇明睿智,思维敏捷。从此,鲍文亭的头顶上便有了四个光环:札萨克达喇嘛、嵩祝寺大法师、住持和光绪皇上“替僧”。鲍文亭的威望一下子升到了极致,满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家乡百姓,更对鲍文亭得以自豪,百般敬重。

鲍文亭的威望虽然高了,但是,他一点儿也不趾高气扬,总是不忘他是个苦孩子出身,不时地惦记着家乡里的孩子们。是年,朝廷内忧外患,光绪帝忧虑万分。一批知识分子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运动,大力倡导开办学堂、培育人才之举,得到了光绪皇上的准奏。作为皇上替僧的鲍文亭,对皇帝倍加敬重,积极响应号召。他把自己积攒的四千两白金捐了出来,在家乡创办两处小学堂。后来,鲍文亭又考虑小学堂的学生毕业后无路高升,又续捐白金一千两,就地创办一所高等学堂,使得小学堂毕业的学生能就地升入高一级学校。学堂创办后,一次招生200余名,众多苦孩子在鲍文亭创办的学堂里免费得到了小学和初等教育,百姓无不夸口称赞。鲍文亭还在学堂里建粮仓一座,每逢青黄不接时节,对贫苦人家开仓放粮,实行“春借一斗,秋还十升”的制度,其实就是白借给贫苦人家,不取一分利息,而且春粮谷轻,秋粮谷重,这里外里,粮仓就等于亏本设立。

光绪皇帝得知自己的替僧鲍文亭大喇嘛捐资创办学堂的义举,非常高兴,特颁诏书嘉奖,赐号“摩尔根绰尔济”,汉语叫“智慧大法师”,慈禧太后亲书“乐善好施”四个大字,为鲍文亭立了牌坊。后来,皇帝与太后相继驾崩,鲍文亭心情忧郁,加之年事已高,不久在嵩祝寺圆寂。相传,鲍文亭的灵柩是从京城抬回家乡的,因为鲍文亭大喇嘛是光绪皇帝的替僧,已经修成正果。送葬人员达一百余人,彩龙布罩裹棺,高举灵幡旌旗,管笙鼓乐齐奏,浩浩荡荡,爬山涉水徒步行千余里,沿途每到一处,都有地方官员接灵供奉,鲍文亭的棺椁回到家乡,家乡人民为鲍文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了却了鲍文亭百年之后落叶归根的夙愿。

有鲍氏牌坊碑文为证:

排放输文化与东西各洋,锐意兴学竭力投资,培养故乡佳子第;争荣光于内外蒙古,从事空门关怀帝国,破除僧界归迷团。

楹联是:正气严严竖铁石,忠心耿耿贯乾坤。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