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以及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以及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2016-12-13 16:42:44 /故事大全

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问题既被世界忽视,又被中国自己忽视。过去,对中国参战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从外部看,是迫于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外部压力;从内部看,是一场在各自西方主子支持之下军阀争权夺利的闹剧。但笔者认为,以历史的大视野来审视那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对于通过参战收回国家主权,并融入西方社会、提高自身国际地位的愿望有多么强烈。

中国远离战场,为什么要选择参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新的共和政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特别是甲午战争屈辱与失败的中国人渴望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自强和民族复兴。恰在此时,一战的爆发导致国际体系发生巨变,为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跻身国际社会提供了动力和机遇。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

从外部形势看,一战爆发使中国面临新的危险。侵吞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政策,然而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本认识到,西方列强不会坐视日本单独吞并中国,因此一度收敛对中国的侵略。然而,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因为只有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战后和平会议,才有收回山东主权的一线希望。

中国参战的另外一个动机是获取经济利益。英国曾表态,如果中国采取任何不利于德国利益的行动,英国将考虑中国要求延期偿付庚子赔款的要求,并确保给予其他的财政援助。

总之,当时的中国选择参战利大于弊。可以说,希望借参战靠近西方及融入国际社会的愿望,是甲午战争和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探索走西方道路的一种表现。

中国参战的直接目标是利用战后参加和平会议的机会,争取收回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山东主权。为此,中国给协约国送去大量粮食和枪炮,有近20万中国劳工到欧洲和中东为协约国服务,有数千人因此失去生命。

尽管中国作出较大贡献,但不幸的是,自身利益在参战前就已被协约国出卖,英、法、俄与日本的秘密协定使中国不可能实现参战的直接目的。更不幸的是,此时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被出卖,仍然对胜利成果抱着十分天真的幻想。当协约国取胜的消息传到中国,北洋政府以全国放假3天来庆祝。在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的《和平宣言》鼓舞下,怀着对美、英、法等国的信任和世界新秩序的憧憬,渴望能享受战胜国权利并一举改变自鸦片战争以来近80年的屈辱历史,北洋政府派遣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钧、驻英公使施肇基等人组成强大的外交团队参加巴黎和会。然而,巴黎和会如期上演战胜国被宰割的一幕。1919年4月30日,美、英、法三国会议不顾中国代表反对,决定把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全部让给日本。消息传来,中国举国愤慨,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企图依靠外交手段收回权益的梦想戛然破灭,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之下,北洋政府代表于6月28日拒签《凡尔赛和约》。

中国在一战参战问题上经历波折和屈辱,但最终实现参战及在巴黎和会上的抗争有着非凡意义。

首先,中国抗争的态度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同情。伦敦《泰晤士报》指责英国政府出卖中国,认为“尽管中国为战争作出牺牲,但是她却遭到像战败国一样的待遇。”美国《波士顿纪录报》认为,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置是“粗暴而野蛮的掠夺”。《纽约呼声报》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外交史上一次最卑劣的行径”。美国驻华公使保罗·芮恩施为了抗议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而愤然辞职。战后,美国很快调整在远东的政策,目标是制止日本独霸中国。英国也改变与日本结盟的政策,选择与美国联手遏制日本。这一切都为山东问题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得到解决奠定了基础。

其次,实现了部分参战目标。中国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的收回山东主权的目标,但也部分实现了自己的参战目标:废除了与德奥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停付或缓付庚子赔款;赢得国际社会的入场券,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国之一。

第三,唤醒了国家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一战及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肆意践踏,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贪婪与掠夺本质,也彻底粉碎了中国人对“国际公道正义”“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由此,中国人开始寻求一条介于中国传统封建制度与西方道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他们将信任票投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最终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航向。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