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尧安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

 
冯尧安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
2017-04-14 10:13:08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冯尧安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

冯尧安,1918年生于重庆,一生陶醉于楹联,所作之联成千上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精通诗词楹联,被尊为重庆市“联坛三老”,曾亲笔撰写过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对过去的记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九旬翁冯尧安的记录方式有点特殊——楹联。翻阅他的著作《鸿爪集》,从上世纪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上千副精简的楹联几乎总结了一部重庆的现代史话。

在大渡口茄子溪片区,一幢上世纪80年代的居民房内,其中有一家门上写着“晚晴楼”三个字,这里就是93岁高龄冯尧安老人的居所。屋内只有二十几平米,而堆积的书报就占据了房子大部分的空间,地上、箱子里、桌子上,甚至旧式的老衣柜里装的都是满满当当的书刊。相当一部分书籍都是关于楹联的,现在,他仍然订阅了多本楹联刊物,与时俱进。

楹联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1938年,冯尧安进入重庆电力公司(后改为供电局)工作,1964年下放局属重庆杆塔厂(现为重庆电冰箱厂),直到1977年退休。冯尧安幼年读私塾时期接受的是旧学问,那时候老师出对子,简单的有一个字、两个字,底下学生就跟着对。从那时起,冯尧安就对这种旧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至耋耄之年仍然在潜心创作。

至抗战时期,长大成人的冯尧安就写得多了。那时把对联作为一种礼物赠送给亲友非常盛行:贺寿、红白喜事、交友等等。同时,在春节的时候,冯尧安通常要写几副对联,有的挂在自己的门口,有的赠送亲友,几十年累计下来,加上平时所创作的对联,已成千上万。

在冯尧安著作的书籍《鸿爪集》里,记录了他从上世纪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的楹联。比如1950年创作的“飞倦复知还,暖入庚堂歌解放;鸿钧丰转运,春回寅柄兆和平。”记录了中国刚刚得到解放的情景;1976年创作的“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插队落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记录了毛主席当年动员知识青年下乡这件事。诸如此类的楹联,总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时代的动态,串联起来,就是一部至少是重庆的现代史。

冯尧安给自己创作的对联分了很多类别:嵌名类、春联类、颂党政军类、庆喜颂寿类、悼挽缅怀类等。多数都是对当下热点问题的想法,用对联来抒怀,特别是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字里行间能看出浓浓的情谊,还有文人与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真挚情感。

用重庆地名配对百副对联

在《鸿爪集》内,末尾有一百联全部是由重庆地名组成的对联。如“北碚;南坪”、“山洞;石门”、“羊子坝;猫儿石”,乍看这种对联的方式很简单,也容易让人记住,其实这正是冯尧安喜欢的形式,他推崇的是短联,看起不费劲,而巧妙之处更能在短联中体现出来。

重庆的地名本身就是充满着趣味的,再加上冯尧安楹联的配对,让人看起来更加有趣。这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期间。冯尧安在南岸编写地名录。整天与那么多的地名打交道,这激发了他配对地名楹联的灵感。其实编写这一百副对联非常不容易,一百对就是两百个地名,而且还要按照对联的规则配对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对联上下联的最末一个字分别为仄声和平声,若最后一字对不上便不成联。

仔细阅读这些地名,还会发现很多地名已经不存在了。“多少地方我已经找不到了。”冯尧安一边向我们解释对子,一边感叹。这些对联的记录也算是重庆地名文化的一个缩影。

身体力行传播文化

冯尧安是个喜欢读书的人,退休的日子,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就成了他每天要做的事情。现在还订阅了众多期刊杂志,因为他订的刊物众多,社区还给了他一个“优待”,专门为他制作了一个报箱。每次上下楼,他都会先看一眼他的报箱,报箱俨然成了他与世界接轨的纽带。

冯尧安家的藏书不说上万至少也有八千,他的记性相当好,哪本书在哪里,只要是创作对联需要,他可以马上搜索出来,甚至哪一页,哪个位置他都能清楚指出来。在他家老报纸堆里。随意掀开几张黄旧的纸张,竟然是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晚报》,还有同一时代的《光明日报》、1986年的《团结报》……这里俨然成了一个老书刊的仓库,若将旧报纸展开分类,完全可以当成某个时期报纸的博物馆。

以上就是冯尧安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的所有内容了,欢迎您把故事大全网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