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炮声

 
武昌起义的炮声
2017-04-14 08:26:13 /故事大全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大全栏目整理和收集了一些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 篇关于武昌起义的炮声的民间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武昌起义的炮声吧。

广州起义的硝烟未散,烈士的血迹未干,武昌城又响起革命军隆隆的炮声。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多次失败,许多优秀的革命党人的牺牲,换来的是越来越大的革命影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连续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受到革命冲击的清王朝,却加速卖国的步伐,企图赢得外国资本家和政府的欢心,支撑住它那摇摇欲坠的统治。公元1911年5月,清廷颁布一道铁路国有令,将民办的川汉、粤汉两条铁路的建筑权收回。然后,将它们抵押给英、德、法、美四国银行团,换取贷款,作为镇压民众起义的经费。这种出卖国家和大众的权益的行为,引起全国民众的愤怒,特别是与铁路国有令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民众反抗更加强烈,纷纷成立了保路同志会。重庆、江津等地有保路同志会近七十个,会员数十万人;成都各界民众罢市罢课、停止缴纳捐税,甚至抗粮抗捐,发动暴动;四川总督赵尔丰开枪射死许多抗议的群众,造成流血大惨案,更引起了全国的动荡不安,一场更大规模的全国性革命风暴,已经酿成。

革命党人受到鼓舞,看到起义良机已经到来,主张在革命力量充实的武汉首先举义,其他省份同时响应。

原来,武汉的革命党人长期扎实细致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各界群众,特别是清廷办的新军中,聚集了雄厚的革命力量,一万五千多新军士兵,有六千人是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会员。革命党人计划发动这股力量,举行起义。

这时,清王朝为赶快扑灭四川起义的烈火,急令湖北的新军,去四川执行镇压任务,可能危害革命党人的起义计划。

九月下旬,革命党人感到形势紧迫,召开新军文学社、共进会联席会议,决定抢先在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由于形势又发生变化,起义推迟到11日。但是到了9日,在汉口装配炸弹的共进会负责人孙武,不小心引爆炸弹而受伤,惊动了清朝官府。清湖广总督瑞徵下令封闭城门,大肆搜查。

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决定当晚就起义,以南湖炮营的炮声作为起义信号。但他的指令没有送到炮队,炮声没有响起,起义未能举行。而革命党人武昌地下指挥机关遭到清军破获,清军搜去花名册,蒋翊武被迫逃走。瑞徵和清军第八镇统制张彪准备第二天就全面抓捕革命党人。

新军各营中的革命官兵深感形势万分危急,主动行动。10日上午,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总代表熊秉坤挺身而出,召集各部开会,提出当晚就发动起义。他慷慨激昂地说:“今天到这样地步,不造反肯定是死,造反可能还有一条生路。大丈夫应当顶天立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哪怕死了也光荣。徐锡麟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我们的榜样!”

他的话,赢得大家的赞成,决定下午三时晚操结束后就动手。但不久,由于计划有泄漏,清军将领有所防范,当天晚操被取消。熊秉坤则立即派人通知,取消三时起义的计划,改在晚七点。

七点到了,熊秉坤拔出手枪,朝天开了三枪,作为起义信号,各营按照约定一齐动手,起义终于爆发了。

辎重团的士兵,平时不发实弹,正苦于怎样取得枪弹。此时,听到枪声,在楚望台巡视的监视官李克果,命令士兵们开枪抵抗。革命党人的士兵说:“长官,我们没有子弹,怎样开枪呀?”

李克果说:“军械所里有的是子弹,你们去拿好了。”士兵们拿到子弹,装进枪膛里。然而,他们却朝天开空枪。李克果知道士兵不稳,就与其他军官逃走了。革命党人占领了军械所,获得大量辎重弹药的补充。

起义的官兵,自动推举左队队官吴兆麟为起义总指挥,加强起义部队的统一指挥。吴兆麟随即派人去割清军电话线,又派人去接应南湖炮营。其余士兵,分为三路出发,攻打总督衙门。

被割断了电话线的清军,缺少联系和统一指挥,很难再进行有组织的抵抗。炮营被联系上,将炮架在蛇山阵地,对准总督衙门,正要开炮,突然下起了雨,炮手看不清目标,无法施放。围攻总督衙门的起义士兵只好强攻。但总督衙门守卫的火力很强,革命军伤亡较重。吴兆麟下令暂停进攻,另派士兵围绕总督衙门,放起三堆火,作为炮兵发炮的目标。蛇山上的炮兵,果然朝着火光方位,连连发炮。炮弹在总督衙门里爆炸,瑞徵被炮声吓坏了,哆嗦着,从部下帮他在后墙根挖出的一个小洞里爬出,逃到停泊在长江江面的军舰上。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沉默的真相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