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古代对渡

 
海峡两岸的古代对渡
2016-12-16 09:07:10 /故事大全

据史书记载,清朝时,台湾与大陆之间先后开辟了多个对渡港口。

最早通航的港口是台湾鹿耳门港与大陆厦门港。1683年施琅率福建水师攻入鹿耳门港,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即下令开通鹿耳门港与厦门港之间的海上航运。至1784年、l792年清政府又先后开放鹿耳门港、淡水港与石狮蚶江港对渡通商。1824年时,又开放海丰港与蚶江港通航。称为“泉州总口”的蚶江港,成为大陆与台湾通商贸易的中心码头。

闽台海上通航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更是呈现出“舳舻相望,络绎于途”的通航盛况。1874年,福州人沈葆桢以钦差船政大臣兼钦差南洋通商大臣的身份赴台湾,提出全面开放台湾的交通,到光绪年间,付诸实施。

台湾与福建之间航运规模最大的当属“台运”。“台运”是清朝政府向台湾调运米谷的专称。台湾盛产稻谷,一年三熟,甚至四熟。清初,台湾人烟稀少,丰收之年,稻米可供四五年之用。而福建却是缺粮的省份,福州、福宁、泉州、漳州四府兵多米少,需要从他处调运。台湾当时隶属于福建省,所以其中的一大部分,就从台湾征购拨运。

两岸对渡,不仅促进两岸经济繁荣,而且传播文化,形成了多元性的“对渡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蚶江与鹿耳门港之间的交流。据《台湾史志》记载:“将对岸‘泉州文化’全盘移嫁来台,造就了台湾开发过程中的‘鹿港文化期’。”以对渡碑,六胜塔、林銮渡“一线天街”等为主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海上泼水、灯谜之乡、北狮王、南音等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对渡文化”已成为海峡两岸联系情谊的纽带。

选自《中国交通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江湖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