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鲜汤(18)

 
八鲜汤(18)
2016-07-30 16:08:32 /故事大全

5、八卦里的讯息

我第二天醒过来时已经快中午12点了,我懒洋洋地起床洗了个热水澡,又喝了杯热豆浆,觉得人舒服很多,量过体温后,果然发现烧已经退了。

客厅桌上摊了张条子,是乔纳留给我的:

我想给你煮粥,不知怎么搞的,最后粥变成了饭,你就自己再放点开水烧一下吧。今天下班,我会给你带你爱吃的橙子。

你老姐:纳

我走进厨房,打开锅盖看了看乔纳给我煮的饭,什么嘛,饭还是焦的!表姐这人跟厨房真是无缘。无奈,我只得自己重新煮了一小锅白粥。接着,我端出冰箱里的腌咸白菜,给自己蒸了一小碗白米虾干,又从玻璃罐里盛出一小碟油炸花生米来,于是,一顿清淡鲜美又可口的午餐就做好了。

我一边美滋滋地享用我的午餐,一边琢磨今天下午自己该点干什么。我决定先给旧同事杜小芬打个电话,小芬是我们以前单位的包打听,向她打听柴英和张西敏的八卦旧闻,一定错不了。我还打算上网査一下“蝴蝶谷死亡事件”的新闻报道。只要一想到昨天晚上那几位男士听到“蝴蝶谷”时的古怪表情,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总觉得这事跟柴英的死多少有点关系。

我花了半小时吃完了午餐,随后挂了个电话给小芬。

“莫兰,你昨天也去啦?!”小芬的声音听上去很兴奋。

“是啊,你看我多倒霉!难得去相一次亲,就碰到这种事!”只要想到昨天的遭遇,我就想哭。

“哦,小莫兰!你真倒霉,抱抱,抱抱。”小芬在电话那头像哄小孩一样哄我。

“我以后再也不去相亲了,小芬。”我委屈地发誓道。

“亲爱的,就算相亲你也不应该跟那个张西敏和柴英一起去啊。”小芬笑着说,她一点都不悲伤,连装都懒得装。

我听出她话里有话。

“为什么?”我不解地问道。

“听说,她们喜欢一搭一档,利用假装吵架互相吹捧对方。”小芬问我,“你还记得创意部那个王美华吧?就是老说自己胃痛的那个?”

我的眼前出现一张病怏怏的脸。

“我记得。她怎么啦?”我道。

“她上个月也跟柴英她们去参加过一次六人晚餐,她说那天晚上她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风头全让柴英和张西敏给占尽了。你昨天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这话让我想起了昨天晚上她们两个一来一去的对话,本来以为她们是在互相抬杠,但现在被小芬这么一说,倒还真是有点明抬杠暗吹捧的味道。难道唇枪舌剑只是烟幕弹?目的是为了互相抬高自己?她们两个到底是敌是友?

“没错,小芬,昨天晚上她们就是这样的。”我答。

“哼!我就知道!”小芬幸灾乐祸地笑了笑。

“可是我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她们两个是情敌啊,怎么现在好到这种程度?还联合起来一起演戏?小芬,是不是你的情报有误?”我问她。

“切,我杜小芬何时报过假新闻?”小芬马上反驳,随后又压低声音说,“她们以前是情敌,可自从那个男人结婚后,她们两个就化敌为友了。”

“是吗?”我决定打听详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芬?”

“嗨,事情其实很简单。”她似乎喝了口水,我仿佛看见她在开口之前还四下张望了一下看看身边有没有人,“当初,朱强最先是跟张西敏好的,恋爱没多久,朱强就搬到张西敏家跟她同居了。后来听说张西敏催着结婚,朱强不愿意,两人为这件事开始吵架,接着朱强经常夜不归宿,后来干脆就不回来了,张西敏每天上班都来找朱强,两个人也不吵也不闹,就这么不声不响面对面坐着,害得排版部的同事们个个人心惶惶,都没心思工作了。”

“他们一次都没吵过?”我追问道。

“当然,也吵过一次,否则我们怎么会知道原来朱强甩掉张西敏就是为了柴英?原来有一次他跟张西敏吵过架后在酒吧里碰到柴英,两人聊得开心,当天晚上他就跟柴英回家了。就为这件事,张西敏在办公室扇了朱强一个大耳光。虽然我不喜欢张西敏这个人,但是我觉得她这个耳光打得好。”小芬叹了口气,问道,“你说呢?”

女人在对待负心人的态度上通常都一致。

“我同意,是该打!后来呢?这个破烂让柴英收了?”我没想到,一贯很保守的柴英还有这段风流韵事。

“是啊,不过他们在一起时间更短,后来朱强是脚踩两条船,一会儿去找张西敏,一会儿又去找柴英。”

“这死男人!”我不禁骂道。

“你不知道,那时候我们这些人每天上班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他们三人斗法,别提多有趣了!后来柴英和张西敏两人都受不了他了,同时提出了辞职,结果老总把朱强辞退了。”小芬笑道,“老总说,他不想为了朱强这只虫,失去柴英这条龙。”

“还是老总眼光好,跟柴英比,朱强顶多只能算是拼版间里泡茶的小弟。”

“不过柴英后来还是走了。她去了《大新闻》。”小芬说。

“那倒是。她们后来怎么会变成战友的?”

“朱强离开杂志后不久就去了《X晚报》,他本事不小,到那里没多久就泡上了广告部的一个女职员,听说对方父母很有钱,两人恋爱没多久就结婚了。朱强脸皮真厚,还来我们杂志社发喜糖呢,张西敏当场把一杯水倒在他身上。”

小芬说到这儿,我也开始有点喜欢张西敏了,觉得她泼辣得真是地方。

“这件事在圈子里传得很快。没多久后,柴英请旧同事去参加她的生日派对,把张西敏也请上了,那天晚上,我看见她们两个坐在一起嘀嘀咕咕说了好半天,我估计,她们就是那天和好的。”

“怪不得!我昨天还在想,她们怎么会一起来呢。她们经常举办这种六人晚餐吗?”我问。

“那倒不会,据我所知在昨天之前,也只有过一次,就是王美华参加的那次。”小芬说到这里嘻嘻笑起来,“听王美华说那些男人都是张西敏从网上找来的,她不是总在上网吗。”

“想不到张西敏还会在网上找男人。”在我印象中,她是个内向的女孩,顶多耍耍小心计,但绝对算不上开放。

“她是这么说的,谁知道呢?其实我也觉得她胆子没那么大。”果然,小芬也这么说。

“不过昨天她说她的兴趣是跳拉丁舞,火辣的拉丁舞!”

“啊,这事啊,你有所不知。前不久我们杂志跟一个拉丁舞学校搞了个活动,对方送给我们两张免费学舞的票子,大家都没兴趣,后来就给了张西敏和王美华,王美华说那里都是中年人,总共只去过一次就不去了,但她说张西敏好像对拉丁舞挺感兴趣的,后来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去的。其实她也就是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活动,我估计这是她唯一的社交活动了,要是她很开放,早就该有男朋友了,你说呢?”

我觉得小芬说的很有道理。

“王美华说,柴英通知她的时候,一副很热情的样子,搞得她没办法拒绝,到后来才知道,只是拉她去凑个人数。怪不得人家在背后叫柴英是笑面虎呢。”

听小芬的口气,我知道她一点都不喜欢柴英,于是我问:“小芬,柴英的人缘怎么样?”

“怎么说呢?她在我们这儿的时候好像人缘还可以,但是后来她去了《大新闻》之后就……”小芬没说下去。

“她在《大新闻》的人缘不好吗?为什么?”

“亲爱的。我不想说死人的坏话。”小芬突然卖起关子来。

“得了吧,你都已经说半天了。她到底干了什么?”我撕毁了她的假面具,催促道。

小芬稍稍迟疑了一下。

“我听那边的人说,她为了爬上去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时候为了一个新闻选题会不择手段。那边新闻部的人都不喜欢她,说她专门抢别人的饭碗。”

“不择手段?有例子吗?”我好奇极了。

“听说前不久有个很轰动的新闻就是她报道的。可当初那条线索本来是她们新闻部的小王先找到的,她问柴英是不是需要跟,柴英对小王说没什么价值,叫她不要跟了,结果她自己却偷偷跑去作了采访,事后在选题会上对领导说,这个新闻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找来的,把小王气得半死,但又没办法,谁让柴英是她的上级呢。”

“前不久的轰动新闻是哪件啊?”我问道,脑子里冒出三个字来,蝴蝶谷。

“就是那个蝴蝶谷的事,你怎么会不知道?后来很多家报纸转载了,这事很轰动的。”小芬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想。

“它轰动的时候,我正好在法国。”我解释道。

这时候,我听到电话那头有人在喊她,接着小芬急匆匆地对着电话说,“莫兰,现在我要去开会了,开完会我再打电话给你,我还有件非常有趣的事要告诉你,跟你也有关系。”

“什么事啊?”

“待会儿再说。对了,昨晚那几个男人怎么样?”小芬匆匆问道。

“吓,一个结巴,一个伪艺术家,一个酸秀才,没兴趣,没兴趣。”我笑着挂了电话,现在我已经急不可待要上网去査蝴蝶谷的新闻故事了。

6、蝴蝶谷私奔死亡事件

我只花了不到五分钟就在网上找到了蝴蝶谷事件的报道。其实整个故事应该叫做“蝴蝶谷私奔死亡事件”才更适合。该事件于今年10月15日由《大新闻》周刊的柴英首先报道,之后由全国各地的报纸进行了转载。我不得不说,这的确算是个轰动的大新闻,在打上关键字,就立刻出现了几千条相关新闻。

不过,我还是对柴英的报道最感兴趣。

我很快找到了由柴英采写的原始报道:

初恋情侣私奔蝴蝶谷不幸遭遇灭顶之灾

文/本刊记者柴英

“我知道没人会理解我们,很多人还会说我们是神经病,是傻瓜,但我们已经打定主意了,这就是我们的选择!”王成冰一边埋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一边对记者说。

几个星期前,记者在某论坛无意中看见一张很有意思的求助帖。发帖人自称叫王成冰,为了跟女友一起去传说中的“蝴蝶谷”,寻找一种稀有蝴蝶,他正在出售自己的家当以筹措路费。

“如果找不到,我们就不回来了,所以想把身边不能带走的东西都卖了,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跟我们联系。”王成冰在求助帖里如是说。他出售的家当包括一台电脑、几件家具、两百多本书籍画册和一把吉他。

由于求助贴上写有王成冰的手机号码,所以记者很快就联系上了他。

王成冰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是X大学艺术系的二年级学生,求助贴上说的是确有其事,他的确准备跟女友一起去蝴蝶谷。记者表示从来没听说过蝴蝶谷这个地方,王成冰解释说,蝴蝶谷只是内行人的一种说法,其实那里只是靠近A省边境一片人迹罕至的山谷,因为那里聚集了大量蝴蝶,所以被蝴蝶爱好者称为蝴蝶谷。记者从王成冰处还得知,由于蝴蝶谷风景秀美,这几年还吸引了不少野营爱好者前去露营。

“如果你找到你想找的蝴蝶,你会怎么做呢?”记者问王成冰。

“我会把它制作成标本带回来。”王成冰告诉记者,他制作的蝴蝶标本曾经多次在市里得奖,他也是本市昆虫标本制作协会的会员。

跟王成冰聊过之后,记者对他的个人经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要求跟他见面详谈,王成冰犹豫了一番后,终于还是答应了记者的要求。

几天后,记者在王成冰的出租屋里见到了这位蝴蝶爱好者和他的女友米小春。王成冰身材瘦弱,脸上架着副玳瑁框眼镜。他的女友米小春跟他相比,则显得更加瘦小,身高不足155公分的她,有一对无辜的大眼睛和一头几乎垂到腰间的长发,无论是身材还是神态,看上去都像个小孩,所以当记者得知,她比王成冰足足大5岁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成冰告诉记者,他想去蝴蝶谷这个念头由来已久,差不多从去年圣诞节开始就在筹划了,但真正下决心还是在今年7月。今年夏天对王成冰来说非常难熬,因为在那段日子里,他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

“那个人是我的铁哥们,我怎么都没想到他会死,我到现在都想不通。”王成冰沮丧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

王成冰跟这位朋友从高中起就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后来两人一起考取了同一所大学,上了同一个系,成了同班同学,被分到同一个宿舍,还一起参加了蝴蝶标本制作协会。对志趣相投的他们来说,唯一不幸的是,两人后来又同时爱上了同一个女人,米小春。

“这都怪我不好,我跟他打了一个赌。他说谁要是先找到那种蝴蝶,小春就归谁。我答应了。”王成冰一想到这事就懊悔万分,他本来只当这是个玩笑,没想到朋友当真了。“小春爱的是我,我不可能把小春让给他。即使我肯,小春也不肯。”

王成冰万万没想到,这个朋友为了这个约定,在今年7月,竟然真的一个人孤身去了蝴蝶谷,结果不幸堕入山谷,尸体在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

王成冰坦言朋友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曾经为此一连三天都没出门,也曾一度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好在那段时间,小春的温柔体贴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从那时候起,他就决心要亲自要去蝴蝶谷走一越。

“我想看看我那哥们出亊的地方,也想找找那种蝴蝶。再说,我们不走也不行啊。”王成冰说到这儿,很伤感地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米小春。记者追问王成冰,为什么他们不走不行。

王成冰犹豫了一会儿,等他把米小春支出门去买东西后,才道出了原委。原来,自从今年5月他跟米小春相恋后,就一直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都跟小春的身份有关。25岁的米小春是艺术系的外聘裸体模特,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有夫之妇,只不过丈夫在郊区工厂打工,两人平时几乎不见面。

从王成冰的叙述中,记者得知,米小春的职业虽然是裸体模特,但她本人却并不是一个很开放的人。有几次下课,王成冰还看见她躲在幕布后面一边穿衣服,一边在偷偷抹眼泪,久而久之他就对她产生了同情心,他开始主动跟她搭讪,一有机会就安慰她,两人就这样渐渐成了朋友。

王成冰说,自己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离不开小春的。最初,两人虽然走得很近,他也去她的出租屋睡过一两个晚上,但两人并没有正式确立恋爱关系,“我那时候也没想过要跟她在一起,因为发生关系,并不意味着就是恋爱,她也明白这点,对我从来没什么要求。我跟她在一起只是觉得很轻松,很舒服,”王成冰说。

但随着两人关系的逐渐亲密,从王成冰的四面八方冒出很多声音,纷纷要他看清现实,尽快离开米小春,还有很多人把米小春说得一文不值,这让王成冰感到非常愤慨。

“几乎我所有的朋友都说小春不适合我,说她是在故意勾引我,就连我一向很尊敬的一个老师,都说小春是垃圾。我听了他们的话,真的跟小春分手过一次。但分手后我才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她,根本就离不开她了。”王成冰说,从那以后,他就决心要跟小春永远生活在一起。

但是,王成冰也明白他们的恋爱是不被世人所祝福的,他们如果想在一起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在两周前,小春被学校解聘了,我觉得这跟我们的事有关。小春的丈夫也曾经到学校闹过,那个男人还放话说,如果我不放弃小春就要宰了我和小春,我父母也说,如果我们不分手,就跟我断绝关系。我们越来越觉得这里是呆不下去了,只能走。”王成冰说到这儿,正好米小春回来,她手里提了两个旅行袋,记者这才知道,他们的路费已经筹集得差不多了,准备过两天就动身。

望着他们简陋的行装,记者觉得不忍,临走时拿出了300元给他们,算是对他们此行的赞助,王成冰感动地捏着钱,对记者连说了三声谢谢,还一直把她送到路口。记者没想到,这竟然是她最后一次看见活生生的他。

再次看见王成冰,已经是在五、六天以后了。记者先是接到了王成冰的一个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到达蝴蝶谷三天了,还没有找到那种稀有蝴蝶的踪迹,他们本来还准备继续找的,但因为米小春生病,他们暂时还没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米小春自从进入密林后,就一直水土不服,先是拉肚子,随后又开始发烧,王成冰问记者有什么办法。

记者建议他立刻带米小春离开密林去附近的医院就诊,但王成冰表示他想再观察两天,如果米小春真的不见好转,再送医院。记者反复劝说,都没能说服王成冰,最后只得表示她会尽快赶到蝴蝶谷去接应他们,到时候,她会给米小春带上所需的药物,王成冰总算接受了记者的这个提议。于是,当晚记者乘坐A―18次列车前往蝴蝶谷。

记者是在第二天中午12点左右赶到蝴蝶谷所在的A镇的。根据王成冰在电话里给她的路线,她换乘了一辆前往山区的小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蝴蝶谷的入口处,随后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摸索,才终于找到了王成冰的栖息地。令记者感到震惊的是,当她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迎接她的竟然是两具年轻的尸体。

王成冰和米小春衣着整齐,手拉着手,安静地躺在小草棚里。米小春脸色发青,身上盖着一件红色夹克衫,王成冰躺在她身达,手里还拿着之前记者见过的那本笔记本,记者翻翻那本笔记,上面记录了他们出发后的天气情况和感言。

记者在此处摘录了四段:

“小春在出发前的那天晚上有点感冒,我本来想延迟一天走的,但火车票已经买了,如果不走的话,就得浪费,我们的钱不多,经不起浪费,所以思前想后,还是出发了。走之前,我没跟别人说,只是去看了一次王老师,又问了那种蝴蝶的特征,他又劝了我很久,叫我不要跟小春在一起。”

——10月3日

“我们已经来到蝴蝶谷了,下大雨,小春一直在咳嗽,今天她又开始拉肚子了,她很不舒服,但我无能为力,只好不断地安慰她。今天,我忽然发现,我们的水壶漏水,没有干净的水喝,我们只好喝小溪里的水,喝完小春就开始拉肚子。她的身体很弱。”

——10月5日

“从5号下午开始,每天都在下雨,到处都是一片泥泞,我们带的干粮昨天就吃完了,我准备得不够充分,小春为了不让我挨饿,总是借口自己肠胃不好,什么都不吃,短短几天,她就瘦了很多,我都快不认识她了。我现在有点后悔这次冒险了,但是我无可奈何,已经走到这步了,又能怎么办呢?这里人迹罕至,没有人能帮我。我想起了我那个哥们当时所面临的困境,他有多孤独,幸亏我身边还有美丽的小春。我爱你,小春。我们会不会死?”

——10月7日

“小春已经没呼吸了,我伏在她胸口哭了很久,我也快支持不住了,我觉得头晕,我站不起来,不写了,我吐了……”

——10月8日

……

在王成冰的日记摘录后面,柴英详细叙述了两具尸体的善后工作。大致情况是,在柴英的帮助下,当地公安人员很快就找到了王成冰所在的学校,不久之后,王成冰和米小春的家人都相继赶到了出事地点,接着,认尸、火化、安葬,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柴英陪着家属们完成了整个追悼过程,并不失时机地给家属们作了实地采访。

“没想到会这样,没想到,没想到,”照片显示,王成冰的母亲一边说了无数个“没想到”,一边哭成了泪人儿,而王成冰的父亲则始终站在她身边默默地流泪。

米小春的家人是她的哥哥,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几乎没说话,一直朝柴英摇头,柴英对此是如此评述的:“从这张布满皱纹历经沧桑的脸上,我们看见了人类最朴实的情感,那就是失去亲人后的悲痛和对死亡的无奈。”

在文章的结尾还加了一小段专家意见,专家呼吁想去探险的朋友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临行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中还刊有四张照片,两张是王成冰和米小春双双躺在草棚中的尸体照,另外两张是家属瞻仰遗容时的照片。文章结尾还附了一个博客地址和一行小字,“更多照片详见我的博客”,那是柴英的博客地址。

文章很长,大约7000多字,看完后我发现这的确是一篇非常棒的新闻报道,题材煽情,资料翔实,采访也非常全面。不仅有对死者的先期采访,有记者对出事地点的实地考察,有对死者家属的独家专访,还有大量实地拍摄的新闻照片,总之从各方面说,这都是一篇吸引眼球的新闻报道。柴英的确厉害!

我决定稍后再去登陆柴英的博客,看看其他照片。

这时候,小芬的电话又进来了,来得正好。

“你在睡午觉?”小芬问我。

“没有,我在看柴英那篇关于蝴蝶谷的新闻报道。”我说。

“那篇文章很受追捧,据说他们老总满意得不得了,在大会上不止表扬了一次,哼,她这还不是踩着人家小王的肩膀爬上去的吗?”小芬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我没工夫跟她一起声讨柴英,于是问道:“小芬你能帮我个忙吗?”

“什么事?”

“我想知道那个小王最初是从哪个论坛上发现那张求助贴的,我想看看这张求助帖的原文,你能帮我打听一下吗?”我问小芬。

“那没问题。”小芬爽快地说,随后又问,“你想知道这个干吗?”

“我就是好奇呗。也许,我也想找找选题,最近有个杂志在问我要稿子呢。”我撒谎道。

小芬听我这么说,马上表示赞同,她道:“是啊,与其是每天窝在家里无所事事,还不如出去找点事做,那样你心里也会舒服点。”

我可不想听她教育我,连忙岔开话题。

“你刚才说有事要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啊。”

小芬立刻疯笑了起来。

“你知道吗,柴英把你写进书里去了。”她说。

“是吗?哪本书?”我大惊。

“就是那本《母猪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她在里面拿你作了反面例子,说你工作不到半年就辞职结婚了,过了几年无所事事的少奶奶生活后,因为没理想,没追求,跟老公差距越来越大,最后被老公抛弃了。噢……可怜的小莫兰。”小芬的声音里一半是同情,一半是揶揄。

“你怎么知道她在说我,难道她写我名字了?”我反问,觉得柴英不至于会那么不够朋友吧。

“我的同事小莫,她是这么称呼你的,哈哈,那不是说你是说谁?”

放下小芬的电话后,我马上从书架里找出了那本书,果然在小芬说的那个章节里找到了原文,真没想到,柴英真的拿我当反面教材!说完我的故事,她还煞有介事地评论道,“事实证明,女性只有自强自立,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才能真正获得男人持久的爱。希望大家不要像小莫那样,把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埋没在厨房的油烟里。”

这个柴英!我真纳闷,她怎么还敢把书拿给我看!我决定抽空好好拜读一下这本大作,我倒要看看,她究竟还发表了哪些高论!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